重阳真人这几句话一说出来,王元斌十分诧异,问道:“师父,什叫做照夜辟水犀角!”王重阳向他说了,原来犀牛这类东西,中国古时候康藏西唾的山岭内,都有出产(到了近代,犀牛渐渐减种,它和狮子一样,在亚洲大陆完全绝迹值,只有非洲一地繁殖了)。
犀角是被认为比黄金还要贵重的宝物,相传公犀在百年以上的,犀皮转白,成了白犀,白犀的角十分珍贵,拿来合药医治热症,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甘犀呢,超过百龄以上,犀皮变成暗绿颜色,又名苍犀,苍犀的角又名叫辟水角,据说这种犀牛跳入河流里,河水会自动排开来,不用泅泳,犀牛便可以过河了!
苍犀比起白犀还要难得,因为犀牛是生殖率低的兽类,母犀往往在分娩幼犀时候,难产而死,所以百年以上公犀固然难找,百年以上母犀更加罕见,简直千中无一,更别说取得它的犀角了。
中国的历史上,也有关于辟水犀角的记载,比如周成王时,交趾王越裳氏进贡辟水犀角,称为南海照夜犀,据说有辟水功能外,还可以夜里照路,不用灯烛,好象夜明珠一般,除此之外,汉唐两代,西域各国也有分水犀角进贡的记载,海云子大概在带了九阴真经秘本离开崆峒山时,已经想自己百年归老,身死之后,处置九阴真经的方法,他不知由哪里弄一只辟水犀角来,制成这只盒子,到临死的时候,将盒藏了真经,塞入石鱼肚内,抛下小溪,因为贮经盒子是辟水犀角做的,虽然和着石鱼沉在水底里一百多年,盒中真经也没有损坏!
可是不知怎的,大约年日大久,犀角本身起了抽缩变化,连原有的盒缝也消失了,浑成一体,所以王重阳千辛万苦,把真经由石鱼鱼腹里取了出来,结果也是如获石田,望盒兴叹,真是大煞风景之至!
王元斌听了师父这样解释,方才明白,可是他仍然有不大了了的地方,问道:“师父,既然辟水犀角这样坚硬,连你老人家剑掌之力也抵受得住,海云子又怎能够把犀角雕琢成一只盒子呢?这真是费解的事哩!”
王阳皱眉道:“这个我也弄不清楚,或者云子另外有一种药物,能够把犀角泡软也未可料,闲话少说,我明天便起程返回河南,你肯跟我到嵩山去吗?”
王元斌不禁大喜,叩头答道:“怎的不去,只要你老答应,弟子愿意执鞭随侍!”后来他真正跟王重阳上了嵩山,练成绝技,就是全真七子里的王阳子王处一,表过不提。
再说王重阳收了角盒,第二天早上果然到王福家里告辞,并且告诉关于他儿子的一切,在王重阳心目之中,以为王福一定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哪知道出乎意料之外,王福却爽快的一口答允,王元斌装束起程,父子二人少不免洒了一番别离之泪,王重阳也觉得有点依依不舍,只好黯然分别。
他们师徒两人离了华山,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经不觉,来到陕西省界,登临潼关,王重阳进出过关中几回,潼关已经是旧游之地,他带领着王元斌来到关城附近的山岭上,眺望临渲,势如建瓯,王重阳叹了一口气道:“潼关地扼豫西,形势险要,果然不愧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处!”
王元斌以前听见老一辈猎户说三国志,忆起马超在潼关大战曹操,把曹阿瞒杀得割须弃袍,狼狈败走的故事,正要问师父当年马超追逐曹操是在什么地方,忽然听见来路上一阵得得马蹄声,鸾铃响处,由东方来路上,飞也似的,跑来一匹骑马!
北方人出外走远路,多半用马代步,跑过一匹马来并不稀奇,最奇的是马背上坐着一个少年,这少年是壮士打扮,左肩头一片殷红的血迹,身子伏倒在马背上,双臂紧紧抱住马颈,连头也抬不起来,分明伤势很重,后面三四箭地以外,一连串追来五匹快马,马上人高声大叫:“姓刘的往哪里走?今天好汉爷们誓要把你碎尸万段!”
王元斌老远望见,立即向重阳真人道:“师父,你看那几个人凶眉竖眼,多半不是好人,快过去救那个受伤了的少年吧!”
王重阳望了一望,点点头道:“很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去救他,你站在这里吧,不要妄动!”说着把道袍一晃,好象飞鸟振翼似的,飘然落下小山,向这行人迎了上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