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脸色微微一沉,道:明年。
辟邪道:他来势凶猛仓促,奴婢看这也是大破匈奴的最好时机。
翁直拍了一下手,道:不错,若他明年来犯,国内未定,自己又伤重,正让我们有机可趁。
所以,这中原北境的运数完全取决于均成的伤势如何。
皇帝道:难道不能趁他大局未定,现在就增兵雁门出云,将他一举击破?
翁直面有难色,看了刘远一眼,刘远只得道:皇上的意思正中匈奴要害,但是朝廷现在无兵无饷,均成又龟缩在极北的贺里伦,朝廷大军要奔驰千里之外,粮草一个送不上,就要断送几万精兵哪。
这一下又触到皇帝痛处,握着茶盏忍了半晌,忽而笑道:知道了,是朕想得不周。凉王在匈奴境内耳目众多,翁卿连同凉王务必将均成的近况三日一报,与朕得知。军备上只想着开战在即,征兵征饷刻不容缓,各位即刻返京,连同内阁、吏部速速拟个章程,朕回京便要看见。
成亲王道:臣也回京。
皇帝摇了摇头,你留在朕身边,万事能有人商量。
众臣退出之后,皇帝起身来回踱步,他有二十万兵马,朕震北军里不过十二万,加上国库空虚,看来不打藩地主意是不成了。他望着辟邪道,可是征粮使回来不过一两个月,再要遣去,藩王们可不会善罢甘休。
辟邪道:万岁爷所虑极是,事关朝廷生死存亡,要想个万全之策。
京畿兵马还有数万,万不得已也要征发,到时门户洞开,岂不让东王乘虚而入?再加上苗人,内忧外患,我朝的气数皇帝慢慢坐在椅子上,皱着眉思索。
吉祥忙向辟邪使了个眼色,辟邪一笑,也不出声。一阵闷雷滚过,四处无风,闷得人吐息艰难。皇帝突然一跃而起,大声高喝:行围去!
哎?吉祥倒被吓了一跳,跟着他走出屋来。
皇帝望着满天压城雷云,笑道:强敌虎视中原,国君再无安枕之日,这也许是朕最后一个无忧的夏天了,何苦愁眉不展?叫訸淑仪出来,随朕同去。
慕徐姿从偏殿里步出,比闪电更加照人双目。大雨噼噼啪啪敲打着庭院中的芭蕉,似作铁蹄之声。下雨了。她向皇帝笑道,皇上还去么?
雷阵雨,辟邪在皇帝身边轻声道,下不长的。
姜放正领着侍卫搜查密林,见雨势不止,命众人各寻地方避雨。郁知秋初至上江,到了有遮挡的地方,那些元老侍卫早就站满了,仰头看见山间白亭,策马奔去。不料里面也躲了五六个人,全做侍卫打扮,见他下了马进来,却是一阵慌乱,缩到角上叽叽喳喳笑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上前道:喂,我说,你没瞧见这里都是人,挤得不成,你另觅地方躲雨去吧。
郁知秋愣了愣,道:我看还好啊,都是一样当差的,你们可不能不讲理。
那几个人都是哄地一笑,笑声清脆悦耳,倒把郁知秋闹红了脸。听你们说话,不象是侍卫,难道是宫里公公穿了侍卫衣裳出来偷猎?
那先说话的人啐了一口,什么公公?你小心
和他多说什么?人群中一人道,既然有地方,让他躲一会儿也无事。
是。那人微微一笑,转身回去。
郁知秋冲那解围的少年侍卫抱拳笑道:多谢。
那人白皙的脸上红晕一现,扭头不答。郁知秋有些讪讪的,用袖子擦拭脸上雨水,听他们压着声音细细议论,心不在焉地四处眺望。倾盆大雨飘洒江中,白烟翻滚在江面上,对岸青山也做黛色,长风带走无限悠长的炎热,令人胸怀舒畅。
树丛中突然有人叹道:这场雨真是时候,不然我就热死了,正所谓:好雨知时节
亭中的几个人不禁又是一阵哄笑,果然听他接着道:当春、当
旁边还有个凑趣的,一本正经在问:当春当后面呢?
连郁知秋也笑了,树枝哗啦一响,却钻出两个穿百姓衣衫的青年,其中一个腰间悬剑,郁知秋等人都大吃一惊,原先在亭子里的几个人惊呼一声,向后便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