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117)

2025-10-09 评论


    次日黎明起来,卧房外的椅子上照旧搭着新浆洗的宫衣,上面却横着一根崭新的青绿牌穗,如此纤细的丝绦上错落有致地绣着一斜新梅,针法细密,清雅扑面,竟是明珠的手笔。小顺子揉着眼睛出来道:师傅起得早啊。

    这是哪里来的?

    小顺子看了看,昨晚整理师傅从上江带回的行李,见着了以为师傅今儿要带,要不我换那根旧的?

    辟邪将牌穗握在手里,仔细看着微笑,不,这根就好。

    小顺子凑在辟邪眼前道:我跟了师傅这许多年,难得见师傅真的高兴,是什么金丝银线绣的牌穗?我得好好再瞧瞧,长长见识。

    贫嘴!

    小顺子噗嗤一乐,扭身就跑,师傅赶紧吧,要是迟了,倒霉的又是小顺子的狗腿。

    知道就好。辟邪连忙更衣,赶到乾清宫,果然皇帝已起来了,站在外面自己打着扇子,仰头望着天色。辟邪磕过头道:还没到时辰,皇上就等在这儿,一会儿臣子们知道,还不诚惶诚恐。

    朕只是心里有事,睡不着。今天从这儿好好地看了看清和殿,日出的时候,穹顶璀璨,宫阙辉煌,难怪多少人垂涎三尺。皇帝道,这么好的东西,谁能轻易让人,无论国内海外,想要和朕争的,先准备赔上性命吧。

    如意喝了声彩,就是这个理儿。

    皇帝对辟邪道:昨儿刚回宫,刘远和苗贺龄就上了个折子,还是征藩地的银粮,大战在即,各地征上兵源,也不知来不来得及。

    老戏重唱,只怕不管用了。辟邪道。

    皇帝道:藩王们不容易对付朕知道。洪州的安危和这件事有极大关系,洪王不会生太多是非。就是杜桓父子心怀不轨,只要拿下了他,其他人都好办。

    话虽如此,真要一时想个良策也是极难,皇帝最后仍是按刘远等人的奏议,此事以苗贺龄为首,往各地加派巡抚,召募兵勇,加增税赋。

    百姓已经很难了,你们牢记巡抚的职责不是把刀架在百姓脖子上逼他们吐银子出来,加赋一事要斟酌当地民情,更要提防有些没良心的人从中渔利。

    翁直道:朝廷要人,是要多少有多少,但马匹就是另一回事了。

    皇帝道:青洪两州,再加上白羊,从来盛产良驹,兵部跟他们商量去。

    辟邪忽而笑道:白羊民风彪悍,那些牧民吃软不吃硬,朝廷不能强征,派去的人更要机灵善周旋。

    翁直道:这话有理。

    你荐个人。皇帝对辟邪道。

    奴婢看陆过甚好。

    不会太年轻吧?翁直倒是有点忧虑,罗晋和他素来交好,忙暗中拉了拉他的衣角,翁直立时会意,笑道,且让他先试试。

    成亲王坐得近看得清楚,心中暗骂一句老奸巨猾,陆过是辟邪举荐,就算是办事不力甚至于激起白羊民变,也同翁直全无干系,何乐而不为。等到跪安,悄悄向辟邪招了招手,问道:这个陆过到底如何?翁直正等着看笑话呢!

    辟邪笑道:无妨,奴婢自有安排,劳王爷费心。王爷的赏赐昨天奴婢领了,等有空就到王爷府上磕头。就是那件东西太过珍贵,怕别人看见不好,不敢随身带。

    成亲王望着辟邪夺目笑容,一时欲言又止,只是道:那就好,你有空就来,我等着。

    巡抚人选仍待拟定,皇帝的意思需等凉王的奏折来了再行分派,只有陆过一人不几日便要离京赶赴白羊。宫里有人捎了贴子来,是辟邪在椒枝巷摆酒,给他饯行。陆过知道此次的差事乃是辟邪的举荐,知道他有事交待,推脱了游云谣等人的宴席,只身前往。伙计引他上楼,辟邪已从屋里迎了出来,陆兄,久违了。

    公公一向可好?陆过见了辟邪也是高兴,寒暄几句落座,直言不讳,公公这回给我讨了个不好办的差事,想必早已胸有成竹,陆某先要讨教一二。

    不敢当,辟邪欠了欠身,陆兄是个聪明老成的人,我也不绕圈子。这里是皇上的密旨,陆兄拿着,先不要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