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263)

2025-10-09 评论


    赵师爷慢慢松开了手,于步之透了口气,两人狠狠对视,不肯有半分示弱。

    舱外扑通一声,船老大走进来笑道:那小厮已魂归江底去了,于大人什么时候上路啊?

    赵师爷向他点了点头,那船老大拿着绳索,上前捉住于步之就捆。

    你好好地对他于步之大叫了一声,随即被船老大堵住了嘴。

    且不知他身上带着什么好货?船老大将于步之箱中的物什都倒在地上,捡起几件玉器,呈给赵师爷看。

    你留着吧。算王爷赏你的。

    是。

    书都收起来,我带走。

    是。船老大还不死心,上前将于步之身上摸索了个遍,摘走玉佩金锁不算,回头咋了咋嘴,笑道,先生可别笑我,小的许久没有回家了。这厮细皮嫩肉,不如先生赏给我出个火儿。

    于步之闻言,在地上扭动身躯挣扎,船老大上前一记耳光,接着便撕扯他的衣衫。

    赵师爷颤抖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声道:够了!这是王爷的心头肉,日后知道了,必定要你的性命。

    船老大神色一凛,起身道:先生说得是。

    什么时候了,要干活就快!

    船老大上前背起于步之,放在船头,在他脚腕上牢牢缚上重石,看到赵师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便将石块踢入水中。于步之被这力道直拽到船舷旁,船老大轻轻一托他的身子,便听扑通的一声。

    江面黑暗,连个水泡和漩涡也瞧不见。

    六月二十六日一早,成亲王骑马出府,赶去宫里。走了没多远,便看见九门提督袁迅的仪仗在前。

    请提督过来。成亲王吩咐道。

    袁迅立即掉转马头,要给成亲王请安。

    免礼免礼。成亲王上前道,听说袁提督有条陈?

    正是的,为了这个要往宫里去。

    想必是为了今晚江上放花的事。成亲王笑道,提督也太谨慎了。

    皇上不在京中,我们大臣自然担着更大的干系。年年放花不要紧,只有今年,前方战事紧,若有鞑虏的细作混入京来,放火打劫,乱了朝廷阵脚,岂不要了臣的老命。

    成亲王道:话虽不错,但也要想到民众的士气。皇上亲征,还是为了中原百姓的安乐,我们这般扫了百姓的兴致,也不是皇上的本意。你看太后,成亲王低声道,还不是一如既往去上江避暑,就是为了显出个太平如常的样子来。弄得民心惶惶,不是好事。

    王爷说的有理。袁迅还是皱眉,臣提督府里不过两万人,罩不住整个京师啊。

    要紧的地方有重兵把守就行了。成亲王道,清和宫和福海是首要,还有四城粮仓,城内提督大营

    说得是,说得是。袁迅点头。

    兵部也会把京营剩下的一万人调入城中,你和翁尚书好好商量,午前给我个细则,若行得通,这花我们就放,行不通,还是以安静为上,关了水门。

    是。王爷想得周到。

    袁提督请先行。成亲王瞥到街角的赵师爷。

    赵师爷待袁迅走远了,催马凑上来道:回禀王爷得知,差事办妥了。

    他他说了什么没有。

    赵师爷在成亲王耳边不住低语,成亲王最后扶着额头,算了,不提了。

    王爷今晚游江么?

    坐纛的王爷,有与民同乐的时候,怎么能不去?王妃们也去,准备两只船。

    晌午吃饭的时候,袁迅和翁直的联名折子也上来了,说得是焰火照放,不过到酉正时须得关闭四门,水门也不例外。成亲王匆匆吃完饭,便召见两人,道:如此不妥吧。往年四乡里进城看焰火的人可不少,要是关了城门,他们不得归家,滞留在城中,反倒是麻烦。

    翁直无奈道:王爷体恤百姓固然是好的,也请王爷体恤臣子。城门不关,若有外敌入侵,连守都守不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