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27)

2025-10-09 评论

    会长道:寒州的绣功精湛,还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小人看能绣这等扇面的在寒州也不过两家。

    哦?有两家?

    是,一间叫做福地绣坊,里面有几位老师傅,能绣出这等佳品,说起来这间绣坊的东家,大人兴许知道,就是寒江承运局的大老板,吴十六。

    正是,这件东西就是从他的绣坊里得来。

    另一间撷珠绣馆只怕大人就有所不知了,寒州的绣艺就是起源于它,二十年前有个大理人名叫宋别,到寒州开了绣馆,广收门徒,寒州现在顶尖的绣工就是出自他的门下。如今这间绣馆只收女弟子,靠的是收徒过活,织染世家或富商巨贾的女儿有很多都从绣馆的师傅学艺。这个绣馆鲜有绣品流出,一旦问世便是惊若天物,早早被人抢回收藏,连小人都从来没见过。

    这倒是新鲜事,过些天会有人去看。说罢端茶送客。

    会长告辞出来上车,家人赶着回家,走到一半,突然勒住马不动了,会长听得外面一阵喧哗,撩开帘子问:怎么回事?

    老爷,前面出了大事,桥断了。

    正说着,一队州府衙门的亲兵喝道赶了过去救人,街上行人大呼小叫:长虹桥断了,长虹桥断了。

    死了人啦!

    会长下车,一把拉住一个年轻人,问道:什么事?

    年轻人急道:前面长虹桥塌了,桥上三四十个人落水,刚捞上来两个秀才,已经断了气。

    会长想到自己一个时辰前才从桥上经过,不禁一阵后怕。

    老爷,从这里是回不去了,要不改道飞霞桥过河?

    会长点点头,叹道:这桥去年才建的,这就塌了,哎,罪过。转念一想,又道,既然如此,我们顺路往承运局去一趟。

    寒江承运局并非官办,人称大老板的吴十六在局里也被手下称为帮主,主掌这个势力遍布寒江全域的大帮派十几年,人也变得圆滚滚,见谁都笑嘻嘻打招呼,但即便他一脸弥勒佛的微笑,在寒州仍有风传说这个吴十六年轻时杀人越货,无所不为,只看他手下得力的几员大将,个个眼露凶光,一身匪气,便知道他出身决非善辈。所以在寒州地界没人敢对承运局说个不字,就算是见了承运局的人出来,也要绕道相避。这天一早,郭十三领了十个人刚从局里跨出来,见门前的行人纷纷走避,不禁怒道:见了鬼了么?逃得比兔子还快。手下人早已对这种情景见怪不怪,知道这个赫赫有名的十三郎今天早起就不痛快,这时发句牢骚,谁也不敢多言。郭十三往地上啐了一口,恨声道:也不知那个老狐狸昨天对帮主说了什么,今天老子就倒霉揽到这么个不要脸的差事。

    众人知道他嘴里的老狐狸自然是寒州织染行会的会长常重元无疑,劝道:爷何必生气,帮主要爷办这个差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要你多嘴?老子不知道么?

    众人只管笑,不敢再说,急急赶往城西,过了一片竹林,前面闪出一幢前后三进的宅子,门前青帘低垂,一边挂了个朴素的立牌:撷珠绣馆。

    爷,就是这里了。

    郭十三掸了掸衣裳,收起一脸凶悍之相,正色掀开帘子,领人进了屋。

    门里的木柜台后只站了一个童子,看见这么些大汉进来,有些害怕,抖抖索索问:各位爷,有何贵干?

    郭十三道:我们有事要见绣馆的师傅。

    师傅年纪大了,几年前就不在馆中,搬到别处养病去了。

    郭十三嫌他罗嗦,道:就是你们现在管事的。

    我们代师傅就在屋里,我去问问方不方便见各位爷,各位稍等。

    童子转进屋内,郭十三见这间厅堂连个客座也没有,嘴里又忍不住不干不净骂了几句,却见那个童子又回来道:各位爷,代师傅说了,自己是个女流之辈,不方便出来见客,况且这里只教人绣花,如果各位不是代家中女眷前来报名入学,就便请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