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段秉书房的院落仍是灯火通明,马坚等大将与朝廷重臣纷纷来至,与段秉商量肃清苗人之事。
这种场合,宋别从来是回避的,他找来王桂,由他带路,向着太子府内宅悄悄行去。
苏先生,如意可就交给您老人家了。王桂哈着腰低声道,他本事大,奴婢不是他的对手,只有先生他还忌惮些。
太子妃可曾安歇?
若景优公主还不曾就寝,宋别行事便可能惊动人,故此谨慎多问了一句。
王桂道:城中不太平,因而挪在太子爷的寝宫里歇了,如意却还回自己屋里睡。
那便正好。宋别道,你且回避,容我在他屋前监视。
宋别的年岁虽不甚老,却因清瘦多病,王桂实在看不过他如此辛苦,当下道:苏先生,要不是为了太子爷,奴婢真是舍不得您老在此熬上一宿。唉,说句实话,奴婢给您老磕多少个头都是应当的。
宋别笑道:把你的良心放在肚子里,等这一阵事完了,再拿出来献殷勤不迟。
王桂躬了躬身退去,宋别见他走得不见,才施施然走到如意门前,用扇子柄轻轻敲门。
呦,苏先生。如意丝毫不见意外,开了门笑道,这可是内宅,先生怎么进来的?
啊,乘凉散步,不经意间便到了公公门前,想着说两句闲话,也能消暑。
屋内的灯光幽暗,案上一只红漆剑匣因而显得晦暗阴沉。
公公的剑?宋别问道。
如意摇了摇头道:不过今夜借来用用罢了。
宋别凑近,方看清剑匣上篆书的雕雪二字。原来是太子爷的藏剑。宋别道,传说此剑剑身薄如蝉翼,若使剑的人手法够快,对手致死身上连伤疤也不会留下。
如意道:先生见闻广博。
彼此彼此。宋别衣袖轻拂剑匣,咯地将匣盖揭开,剑身黯淡灯光下却反射出一道苍白的光芒,照在他脸上,好剑。他用扇柄轻轻巧巧挑起匣盖放回原处,转过脸来看着如意,公公今夜要行大事?
先生忘了,如意翘起嘴角,晌午时还是先生催着奴婢写信上书呢。
宋别道:区区一个玩笑,公公倒当真了。
先生,我这个人虽有时分不清好歹,但也知道此事不同寻常,开不得玩笑的。
如意慢吞吞地说着,渐渐沉下了脸色,宋别望着他冷酷残忍的神色脱鞘而出,饶有兴趣地在想这个年轻人平日的笑容何以真诚谦卑到连自己都喜欢的地步。
好好,他盯着如意的手指,笑道,我这次来,不过是请公公暂缓
暂缓?如意蹙了蹙眉,为何?
如意宫衣之下身着黑色便服,体态镇静爽利,气势充盈,隐隐有杀气在身周奔流,宋别斟酌了一会儿词句,方道:段秉授意你行刺大理王,其中的奥妙,以你的聪明不会不知。
嫁祸中原,日后另有他图,我怎会不知?如意道,不过先生一日里要挟我行刺在先,又阻挠我在后,先生到底是哪一边的人,我却不明白了。
哪一边?宋别想了想道,说了公公未必知道。
如意眯起眼睛来笑,先生果然并非段秉的谋臣,这么一来,说话倒有些不方便了。
宋别在他眉间迸出厉色的一瞬便已飘身疾退,十枚银针立时出手。如意此刻挥动衣袖拂去匣盖,手指凌空一抓,将雕雪剑抄在手中,左手立于胸前,向着宋别的方向击出一掌,掌风恢弘,本应震飞袭来的银针,却不料宋别出手时取的便是剑匣,十枚银针在剑背上只击出叮的一声,震得如意险些长剑脱手。
且慢!宋别抬手止住如意,并非我没有借刀杀人之心,只不过今日奉了公公一位故友之命,定要保护公公没有半点闪失。行刺大理王一事,公公断断去不得。
这位故友真是多事!如意将雕雪剑扔回剑匣中,只道今夜料理干净,明后日大理兵马便可出北门关,偏偏又杀出个程咬金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