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34)

2025-10-09 评论


    小王爷!吴十六双手握住长剑,颤声道,我吴十六终于死得明白,小王爷这些话为什么不早说!

    辟邪笑道:你给我机会说了么?说着手臂一震撤剑回来,退了几步,坐在椅子上喘了口气。

    吴十六长身而起,放声大笑,道:不错,我吴十六真是老朽糊涂,脸皮也厚,现在再想追随主子爷,不知道主子爷是不是觉得已经晚了?

    辟邪长剑还鞘,道:不晚,我就等十六哥这句话呢。

    吴十六扭头对门口的吴采鳞道:把你手中的暗器收起来,快快请你宋伯伯和二十叔来,咱们爷们儿今天重聚,要好好喝上一杯。

    八月十五的正日子,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寒州沿江搭起彩台,四处人头攒动,将一个竞比大会挤得水泄不通,布政使董里州亲自到场,州织染局、织染行会、大内针工局内织染局采办等二十多人结为评审,同登高台,台上张横杆数十面,用以悬挂参比佳绢,一时风舞罗缎,人映霓裳,众人穿行在寒绢之中,犹如云端漫步,飘然不知所至。

    忙了一上午,最终选定十家能织上等小寒绢的老字号。其他作坊虽说落选,但因参比的寒绢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会上就有人高价抢购,也是热热闹闹,沸沸扬扬。董里州因寒江承运局顾全大局,抛售新丝,才使这次竞比最后圆满收场,中午便在寒韵楼宴请吴十六、李双实等,席上自然还有寒州官员、辟邪、康健、织染行会和寒州各界名士、富商巨贾。酒过三巡,常重元道:这次寒绢竞比也算是寒州多年来的一大盛事,董大人在此摆宴,在下倒有一个助兴的节目。说着连连击掌,便有四个妙龄的青衣少女抬了一扇九面屏风出来,缓缓打开。常重元道:这扇九歌图是撷珠绣馆的代师傅宋明珠所绣,向在下开价六千两,各位大人、各位名士先生看看如何?

    众人方在笑他大开海口,有人道:任你是金线银丝绣的,不过是扇屏风,哪值六千两?话刚出口,却顿时随众人一声惊呼。只见屏风上的人物各个出尘飘逸,仙风道骨,呼之欲出,尤其是潇湘妃子那双细目,神光微隐,哀怨幽深,勾魂摄魄。

    众人全不顾董里州在场,纷纷围拢细看,有人大声道:常会长,我愿出七千两,你将此神物让给小弟如何?

    常重元笑道:万万不可,这撷珠绣馆的绣品十年来流传于世的,不过这么一件,小弟得了,拿出来大家品评,你仁兄却想掠美,万万不可。

    任他连说两句万万不可,仍有人道:我再加五百两。

    如此价格节节飙升,常重元忙道:收起来,收起来,再过一会儿只怕有人要动手抢了。

    忽听董里州笑道:会长且慢,我愿用一万两请会长割爱,会长以为如何?

    常重元为难道:既是大人高价要购,小人怎敢藏私?对手下人道:收起来,送到大人府上。

    众人都向董里州道:恭喜大人得了宝物。

    董里州也甚是得意,与众人干了几杯,尽兴而归。

    常重元临走时拉住辟邪,低声道:公公,小人昨天将承运局提出的新丝又清点一遍,真正上等能作进贡之用的仍是不多,只怕还不够数。

    辟邪笑道:你不用担心,这些上等的新丝,到时候自然会出来,你只管拿了那些花样子分派下去就是了。

    常重元见他不以为意,只得又道:小人听董大人言道公公想带一批绣工进京,不知可有此事?

    原是这么打算,不过担心硬让这些绣工和父母兄弟离别,也是罪过,再者针工局的老师傅还有不少,我想着不如带一两个福地绣坊的绣工进宫指点一二。

    是是,朝廷仁慈,想得周到。

    我明天就要回宫复命,这里的事还要仰仗会长。

    一定一定。

    辟邪出来,独自往寒州街道闲逛,不一会儿吴十六就跟了上来。两人会心一笑,也不多言,在几条繁华街道上浏览。见到前面一大堆人群情激奋地围着什么在看,辟邪道:我们也瞧瞧热闹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