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到这里,钱志突然哼了一声,徐徐张开眼来。待其发觉石泉上人与陈家洛二人之时,脸上骤然现出了惊惶不定的神色,一时说不出话来。柳亦娴见他终于醒转,一张俏脸上重绽开笑颜,又哭又笑地将他昏去后发生的诸般事情通通说了一遍。当钱志听闻石泉上人居然自损内力,为之疗伤时,不由得感激涕零,挣扎着就要下床磕头道谢,被石泉上人上前百般劝止。钱志激动之下,泪流满面,连连惭愧。
柳亦娴欢喜够了,似乎突然想起一事,从香囊中掏出两颗灰白色的药丸,道:“小女子对两位下了‘香食木’之毒,实是情非得已。两位能够以德报怨,救了我与阿志的性命,叫我不知该如何感激两位。这是‘香食木’的解药,二位赶快服下去罢……”
石泉上人接过吞下之后,沉吟半晌,忽抬头道:“你们两个能有向善之心,自然很好。老夫现在只求二位能将乾元教总坛的位置告诉我们,我与陈公子自当感激不尽!”
谁料他话音才落,那钱志突然说道:“晚辈与亦娴的命是老先生与陈兄救的,此刻,你们两位便如咱们的重生父母一般!此去路途遥远,千难万险。况乾元教中教徒甚多,两位就这样闯了进去,实凶险万分。如今我们虽然置身教外,可料想那秦右江决不会就此轻易放过我们。与其过着这般躲躲藏藏,提心吊胆的日子,还不如由咱们亲自领了两位前去……”
柳亦娴惊闻此言,诧异地望着钱志,嘴唇动了动,似乎像要阻止。钱志紧紧握住她冰冷的手,勉强笑道:“亦娴,救命之恩,不可不报,是么?”柳亦娴眼中含泪,点了点头。两人男俊女倩,有如一对美玉,直将陈家洛看得呆了。
回目释解:本回回目“初随骠骑战渔阳”,摘自王维《少年行》诗。这里的“骠骑”借指石泉上人,陈家洛与狄宣之战,是他们西行的第一次阵仗,故此引用此句作为标题。
乾元教的总坛建于红崖山上,倘若由山下攀登,必定要为对方发觉。所幸钱志知道进出其中的密道,四人谨慎地顺着石级向上摸索,推开顶上盖板,却发现此刻正身处一弯曲的长廊内。
陈家洛放眼观察乾元教总坛附近情形,满眼都是石砌的房子。透过墙上方眼往外看去,来来往往有不少的白袍教徒,正手举火把,巡逻四处,游走不息。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教主秦右江的居处左近……”
“什么?难道,难道你们想……”
柳亦娴红唇微启,浅浅笑道:“所谓‘擒贼先擒王’。想救人出去,硬来是万万部行的。我想恐怕只有先制住教主这一个法子。但他的武功太高,听说就连胡老前辈也曾……所以……”
“所以咱们需埋伏在他的卧室中,守株待兔……”陈家洛如梦初醒道。
“陈公子说得极对。教主他每日里回到房中,都要练上两个时辰的‘天罡乾元刹’神功。那时偷袭,必然马到成功。嗯,看现在天色已然不早,咱们且先进房内,再作计较。”
他们悄悄向秦右江的住处摸去,待其次弟由窗子跳入时,却惊见一名十岁左右的年幼女孩,正在其中玩耍!她陡觉这四人的出现,不禁骇得大张双眼,抿着小嘴,止步呆望。
“阿婍乖!别怕,是我啊——我是娴姐姐!”
那女孩脸上惊惧之情稍减,眉头一皱,却仍是未尝挪动半步。
柳亦娴走上前去,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转过身来慈和地笑道:“这孩子名叫阿婍,是教主半个月前在苗疆拾到的。当时她已多日未食,虚弱不堪,倒在路边奄奄一息。
教主见她可怜,将其领来收养。”她回头望了眼小阿婍,又叹气道,“这孩子好似曾经受过甚么刺激,只会说自己名叫阿婍,可却未尝提起过她的往事,咱们自也无从知晓小可怜家里的状况了。唉,这孩子自闭得很,平日里既不爱说话,也从不会笑,又甚是怕生。教主对她倒是万般地宠爱,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秦教主从小修炼‘天罡乾元刹’神功,”钱志从旁插嘴道,“此功全赖人体先天阴阳之气,练起来极为凶险,需得童子之身方不至走火入魔。因此教主他决不近女色,至今尚无子息。对阿婍喜爱之甚,就连这寝处也任由她来去自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