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皇上召臣,有甚旨意?”
“啊……”乾隆轻揉耳垂道,“高式非,我大清开国近百年来。自圣祖皇帝开始,至先皇,眼见江山日渐稳固,百姓安居乐业。朕的功绩虽不及两位先皇,然自忖不忘勤政爱民,体恤臣子……”
“是!皇上龙骧虎步,人心所归……”
“哎,赵卿家难道忘了那些仍一心思慕前朝,妄图赶走我们满州人的叛党……”
赵连诚方才那句赞语,却是脱口而出。但一听他又提起红花会来,不禁抬手欲掌这张不争气的嘴。乾隆其实倒没如何在意,继续说道:“高式非,你可听说过江南红花会的事儿吗?”
高式非启道:“臣略知一二,”踱上一步,“红花会是江南第一秘密组织,声势浩大,机构严谨。据说总部设在杭州府的海宁……”说着,朝赵连诚看了一眼,又道,“他们的总舵主叫于万亭,不知出身何门何派,但会中之人对其可说是忠心不二,言听计从。”
“唔,”乾隆略点了点头,“高都统对这些事倒知道得很清楚……”
“是!臣本乃江湖中人。现虽身系公门,然对江湖中的动向,仍是颇为关心的。”
“这很好!这很好!”乾隆起身踱了几步,猛回转道,“这次朕召你和赵大人来,就是委派剿灭红花会的任务!”
高式非心头一突,道:“启禀皇上,这红花会行事隐秘,布置周到。听说其军师许汐还更有‘活吴用’之称,足智多谋,不好对付。”
“哼!‘活吴用’?这不更摆明了要造反么?……不错,他们势力庞大,就连知府衙门,也可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
高式非被他这句话给弄懵了。乾隆吁了口气,蹙眉将其江南之行的遭遇,略去赵连诚儿子为非作歹一节,原原本本地讲给了高式非听。赵连诚见皇帝口下留情,心里不由感激万分。他们君臣三人,在养心殿叙了许久。两名大臣各抒己见,直谈到酉时三刻,两人才捧了皇上御赐的金牌退出殿去。走道里,赵、高二人连袂而行,仍在商讨红花会一事。
正说话间,对面来了一人,走到跟前,打了个千儿,道了声好。高式非待他起身,看清面目,不由右眼发光,喜道:“啊,原来是卜老弟啊!好久不见。”
卜孝笑道:“是呀!小的也很是想念高大哥呢!”
高式非介绍道:“赵大人,这位就是与皇上同行,英勇救驾的卜孝卜侍卫!”
“啊!幸会……唔,两位有话慢谈,下官先告退了。”
“好!大人慢走,咱们的事,以后再请教。”
“不敢,留步……”
高式非目送着赵连诚远去,一拍卜孝的肩道:“卜兄弟!哥哥听皇上说你为了救驾,身受重伤,真把做哥哥的给急死了。”
“原来皇上已把此事告诉大哥了?哎,匹夫不敢言勇!要是小弟有大哥一半的身手,就不至令皇上身陷危地了。”说着,不禁摸了摸受伤的胸口。
原来卜孝伤愈下地,便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听道皇上安然回转,连忙即刻便去见驾。君臣两人重逢,恍如隔世。乾隆欲要好好嘉奖于他,他却不敢承受,说自己保护不力,罪该万死。乾隆不肯答应,不但赏其土地财宝无数,还升他做了御前侍卫统领。高式非从他服色顶戴上早已看出,不禁大大夸赞了一番,卜孝连称有愧。
“高大哥,听说皇上已封你做了钦差大臣,去杭州剿匪?”
“是呀!可这桩差事实在棘手……”
“大哥神通广大,怕甚小小毛贼?喏,咱们有言在先,大哥凯旋归来之际,可别忘了小弟的保举之功哪!”
“好啊,原来是你小子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我的呀!”高式非玩笑地在他胸口就是一拳。
“哎哟哟,没命喽!高大哥,你打到小弟伤口了!”卜孝假装痛得直皱眉,暗地里却扮了个鬼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