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儿琼娘一到,惠元立即跳了起来,惊喜若狂道:“鳞哥哥你连琼嫂也救回了么?两位姊姊,从昨迄今,一直昏迷未醒,我担心那千年药物,可遇而不可求,如未获取,你绝不会空手返回,姊姊们有救了啦!”
友爱之情,溢于言表,连庙祝也不觉为之桀然,这老道世故颇深,知道武林中的事,有许多不为外人道,遂借故辞出。
途中一切情形,惠元自然不免动问,麟儿率直,自然是有问必答。惠元把手帕和药物,看了又看,还不免把头摇摇,叹息道:“此女行止,也可说是性情中人,只恐日后又要纠缠,好还作罢,否则,又将使人多添一重恨事!”
为救伤者,取出药物,那是一种碧绿丹九,大如黄豆,细数,一共却有一十三颗,由琼娘服侍病人喂过药,一同守着榻前,静以观变。蘅春脸上硬化的皮肤,有的地方,竟凸起老高,惠元天真稚气,戏以手指轻轻一戳,竟似虫蜕一般,应手而裂,轻轻一揭,划然自开。
这孩子惊叫一声道:“麟哥快看!”
麟儿和琼娘,知道事不寻常,双双仔细一瞧,也不觉暗暗称奇不已。原来旧肤蜕脱,初长新皮,又白又嫩,如果全身一样,保证又是一位绝代佳人。惠元还待再揭,麟儿笑阻,着其自行落脱,以免偃苗助长,无益有害。三个时辰以后,云姬和蘅春,都已睡醒,一身奇伤,爽然若失,只是蘅春因面具脱落,现出那付奇异尊容,弄得羞愧难禁。
当天下午,惠元问麟儿要过蝻蛇内丹,琼娘惊问其故,惠元含笑不答,却交与蘅春,细语一阵,春儿不胜扭怩,但也喜欢接着。
不一会,蘅春却在房内,闭门洗起澡来,这一洗,费时极久,待启门而出,却变成一位绝代佳人。原来这妮子,全身浮肿,竟是幼时感染山岚瘴气,但她先天秉赋极强。相隔三四年这后,才渐渐发作,当时擅医之士,都未从感染瘴气着想,病未探出,药石乱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待到病势转剧,全身臃肿,谁有这种灵药,能把它扳转过来?
扶桑姥姥,喜爱麟儿,暗传绛雪丹,此物自能清除百毒,加以江汉神驼,自鳞儿走后,除了让孙女吞服此丹外,并用元阳内热,解蘅春解除余毒。
第二天,蘅春身上的浮肿,逐渐减退,但皮肤却大起皱纹,而且渐渐硬化,不由心里一惊,奔告祖父,江汉神驼,笑称无妨,并立着春儿,暗中追嘉麟等,相机协助一臂。她身上的皮肤,再过数天,本可脱落,无如惠元想到蝻蛇内丹,为天地珍物,同时如把蘅春身子泡在热水之中,让那又干又变性的皮肤,受着热水一泡,当可脱落无疑,根据经验,每当皮肤病初愈余毒欲净未尽,难受发痒,利用蝻蛇内丹,清除余毒,自可收效更速,这一想,果如所愿。少女蘅春,因为身患奇疾,每搅镜自冷,伤心万分,经过这次淋浴,全身肤色,几同蜕变,抚臂摩挲,又嫩又滑,不觉惊喜若狂,于是感激惠元之心,油然而生,平静的心灵上,不由泛起阵阵涟漪。
扶鬃理装,稍加修饰,浑身淡黄,容光焕发。论容色,实与琼娘玉女,互在伯仲之间。
众人一见,不由惊奇过望。目光炯炯,集中扫来,均欲先睹为快。蘅春弄得羞槐难禁,由不得扮脸低垂,含笑谢道:“妹子能有今日,全赖诸位兄弟姊姊,惠赐灵药,而今痼疾已除,大德不言酬,恕妹子只有铭诸五内了!”语罢,深深一福,娇美无比。
惠元朗声大笑道:“蘅姊姊,当闻君子不夺人之美,你这奇疾怪病,能获根除,全是鳞哥之力。绛雪丹和蝻蛇珠,这两种稀世灵药,除了他,没有人能二者得兼,元弟弟不过慷他人之概。速快向他多致谢意吧!”
麟儿忙笑道:“自家兄弟,不分彼此,照你这一说,岂不显得我们彼此生份了么,快莫如此!”蘅春也一笑而罢。
当晚,犹留宿庙内,惠元因为锻炼”一气两仪剑术”,一个人溜了出来。
庙中后院,原是一处空地,四周颇具异草奇花,绿竹几行,青葱欲滴。
元儿拔出灵虎剑,银芒闪烁,剑气森森,于是按着江汉神驼,所演所授,一招一式皆操练起来。这套剑术,为崆峒绝响神功,据云,系道家广成子所创,比那流云剑术,要高超稳多,剑式出手,便是一溜银光,如飞虹泻地,剑身,被内家真力所注,发出一阵嗡嗡之声,俄而,威声雷响,交相并作,周围十余丈,全被剑光所笼罩;威力之大,使人骇目惊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墨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