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女和熊玉仪,正待小息一会,第二天赶回青城,面见掌门,请示处理。
黑寡妇却促她师徒两人立即返山,她暗中认为这是青城派有史以来最大的侮辱,熊玉仪显有通敌之嫌,至少也存了袒护敌人之心!
欺师拗祖,吃里扒外,犯上便是死路。
两人拗她不过,只好随意用过食物,立即赶路。
青城山在灌县西南,状如青城,历代方士如张道陵,孙思邈之类,均隐居于此,究其实,此山不过是岷山之第一峰而已。黄帝曾封此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丈人山,道家且把它列为十大洞天之一,确是人间仙境,更为武林所必争!
青城派开山立派之所,却是一所美仑美奂的道观。观名青阳,位当山南离顶不远之处,四围都是大可逾抱,岁逾千龄的老桧孤松,青城派的人物,里里外外,数近千人,其中僧道俗丐,可以说应有尽有。
青城掌门一气真人,武功修为极高,门户之见至重,但他本身很少下山行道,刻己也严,论他自己一生,还不失为武林中洁身自好之士,不过耳皮软,喜听谗言,性优柔,而不能当机立断,一遇大事,可能给他处理得很糟。
当日下午,赤霞女和师妹三人,就抵达观中,青城三凤中的老大陈玉贞。老二成玉霜,一闻师父返山,都出观迎接。
太华子。寒江钓叟原是赤霞女的师兄,也赶出现外,一见两位师妹返山,不由笑道:
“为着本门之事,有劳两位师妹千里往返,掌门人正在云房调息,师妹亦须稍慈征劳,明晨再见便了!”
晚辈见着长辈,彼此自有一番俗礼,无须细说。
赤露女正待缓步人内,不料师妹黑寡妇竟寒着一付脸,动问太华子道:“师叔是否在观?”
谁都知道,天府老人,潜修观后一洞府之内,长年蛰府不出,就是掌门一气真人,有事参见,也得考虑再三,绝不冒昧前往,黑寡妇竟无端问起师叔来,分明有至为重大之事,大约这种事,连掌门一气真人,也难于解决,才急于找见师叔了。
太华子和寒江钓叟,不由大吃一惊,忙答道:“师叔在观,只不知师妹何事,必须惊动他老人家?”
赤霞女和熊玉仪,知道绝大风波,就在眼前,也只好沉着气,隐忍不说,大不了,豁出性命不要而已,赤霞女怜爱万分地把徒弟看了一眼,但见熊玉仪满怀沉着,垂首不言,不觉暗中更为痛惜。
黑寡妇且不答理师兄所间,竟跑到大堂之上,拿着钟杵,连敲一十二响,这是表明门弟子发现重大事变,门中不论何人,一闻钟声,必须赴堂聚会,否则便是轻视门规,为大不敬。
在观的人,都来不及整衣配剑,立赴堂前,好在各人位置,往常都有规定,一个个鸦雀无声,垂首而立,静候掌门及本门两位长者,出而主持其事,除黑寡妇及赤霞女师徒外,谁也猜不透,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后堂里,玉磐频敲,人堂之处,门户本来虚掩,此时竟无风自启。
一位年约十四五岁,生相俊美的道童,手里捧着香炉,炉内白烟袅袅,清香四溢,一出堂,把香炉放在桌上后,立即站立堂上正当中椅子之后。
另两位年岁相约童子,左边一个手捧本门令符,及二十四根朱竹签,右边一位,则捧着一把用黄布包就的长剑,一脸庄严,缓步出堂后,立即分向左右,岳峙渊淳,俨态万千。
门中,立即走出一位道装老者,年纪约六十开外,青巾道服长髯飘胸,风目长眉,两眼神光十足,手中却抱着一只长可逾尺的玉匣,才出门,立把两眼朝堂一扫,青城门下的一干人众,立即肃然起立,迎接掌门。
真人点头一笑,并招呼落坐。
大堂之上,鸦雀无声。
一气真人,落坐后,也未立即问话。
后堂,又传来三声玉磐。
一气真人,忙从椅上立起,回转身,面里而立,又从后堂走出一位道者,一位和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墨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