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翔一心难以二用,既想帮杜刚扭转劣势。又想在棋抨上保住优势。结果反而两个方向都无法做到专注,片刻后就见黑棋被吃掉大龙,败局已定,而杜刚在成浩仁如云似水、连绵不绝的剑势面前,不仅未能占到便宜反而陷人左支右茁的苦战,形势十分危急。
任天翔无奈推抨而起。对李泌道:“你赢了。快住手!”
李泌略一摆手。成浩仁与顾怀义立刻收剑后退。见任天翔面如死灰,李泌淡淡笑道:“任兄弟不必沮丧,你只是输在定力。而两位墨门剑士则是输在经验上。假以时日,义门必是儒门最强的对手。”任天翔悻悻地哼了一声,冷冷道:“你赢了。这次祭祖大典我们可以放弃行动。但我们不会放弃复仇。”说完带着杜刚与任侠,转身扬长而去。
“公子为何不下令拦下他们?”见任天翔三人飘然远去。成浩仁心有不甘地问道。“既然他不以大局为重。公子义何必顾念往日之情?”
李泌望向任天翔三人消失的方向。幽幽叹道:“这次国事之危。前所未有,大唐不能再有新的敌人。而目我答应过义安堂的季先生,决不留难或出卖任天翔。如果我们今日拦下任天翔。义门必将成为大唐又一个强敌。当年强横如秦朝,对义门的先祖都深为忌惮,何况是今日危难之际的朝廷?可恨杨国忠公报私仇弄权误国,趁乱大肆网罗罪名株连无辜铲除异己,做下不知多少冤案,不知为朝廷埋下了多少祸患。盛极一时的大唐,只怕要经历一场大浩劫了……”
成浩仁低声问道:“不知公子有何良策,为大唐力挽狂力澜,救民于战火?”李泌苦笑着摇摇头:“不过是聊尽人事吧,岂敢谈力挽狂澜。如今杨国忠当道,圣上对其言听计从,就连太子殿下也束手无策,我不过是个东宫陪读,有心无力啊!”
成浩仁略一犹豫。稍梢俯一下身来,低声道:“公子才干天下无双,却因不在在其位难谋其政。何不趁这风云际会之际。借任天翔之手搬掉祸患天下的奸臣。助太子荣登大宝。实现胸中治国平大下之抱负?”李泌面色微变低声喝道:“放肆!你、你这是要我在圣上背后插一刀啊,这岂是君子所为?”
成浩仁低声道:“圣上年迈昏庸,醉心于温柔乡,以奸佞之臣治国,实乃误国之君。这次范阳叛乱,便是他无限宠信安禄山而一手酿成。若继续掌权治国。只怕国事会越发不可收抬。太子殿下正当盛年,英明果敢不亚圣上当年,兼有先生辅佐,必能挽大厦将倾,救天下苍生于倒悬。”
成浩仁嘿嘿一笑:“成某一条命。怎及得上天下万千人性命?先生也算儒门弟子。自然知道儒门弟子是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如今国事危急,正是我辈实现人生抱负之时。岂可因循守旧而错失良机?先生若有报国之心。我儒门弟子定誓死追随。”
李泌拍案而起,正色斥道:“这等言语,以后万万不可再提,不然就是陷我于不忠不义!”
成浩仁见李泌态度坚决,只得一声长叹,眼中颇有些遗憾和无奈。
回到住处,任天翔将自己关在屋中,两个时辰后才开门而出,将一封信交给任侠道:“你速将这封信送到李府,要亲手交到李泌手中。”
“这是什么?”任侠有些奇怪,忍不住问。“李泌有一点说得不错。”任天翔淡淡道,“我不能因为妹妹的死就迁怒于所有人。所以我将范阳见闻,尤其是与叛军有关的情报写成奏折,让李泌托太子殿下转呈李隆基,希望对朝廷有所帮助。我还向朝廷推荐了朔方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他和他的朔方军,或可成为抵御叛军的中坚。”
几个人都以异样的目光望着任天翔,洪邪忍不住喝问道:“三哥你是不是疯了?一面要向皇帝老儿报仇,一面又出力帮他?”“我没疯。”任天翔肃然道,“天琪是死在李隆基和杨国忠之手,这仇我一定要报。不过天琪的死跟无辜的百姓没有关系,我不能因她的死而迁怒所有人,我帮朝廷是为天下大义,我复仇则是要为天琪和众兄弟讨还公道。”
众人似懂非懂地对望了一眼,心中还是有些不明。尽管如此,任侠还是收起信道:“公子放心,今晚我就将它送到李泌手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方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