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与杨玉环低头离去后,三人这才在帐中坐了下来。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任天翔小声问:“两位兄长突然来看我,不只是叙旧吧?”
李亨点头道:“兄弟昨晚所做之事,先生已跟我说了,我知道你这是为了天下人着想,才不得以鼓动御林军除掉杨贼,康复大唐摇摇欲坠的江山社稷。兄弟既然一心为国为民,为兄便在这里郑重向你保证,绝不追究昨天兵变参与者的责任,只要我掌权一天,所有人都不会因兵变而受到处罚。”
李亨挽起他的手道:“兄弟既然将我推到这个风口浪尖,定要教我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评定这天下之乱。”
任天翔沉吟道:“关中乃大唐龙兴之地,又是天下有名的粮仓,万不可以轻言放弃。李兄当尽快收复两京和太原,以解关中百姓于倒悬。”
李亨苦笑道:“为兄现在手下不到两千兵马,如何才能收复两京?”
任天翔正色道:“我向李兄推荐一将一帅,李兄若能给予他们完全的信任和重用,收复两京并非难事。”
“这两人是谁?”“这一将是目前在安西军中效力的李嗣业,而一帅则是新任溯方节度使郭子仪。”
李亨沉吟道:“安西军猛将李嗣业之名,我倒是早有耳闻,这郭子仪年岁已高,又没什么了不起的军功,凭什么为帅?”
见李亨还有些将信将疑,任天翔便将郭子仪对上司安思顺的忠诚,以及由他训练的溯方军强大的战斗力仔细讲述了一遍,最后道:“现在郭将军驻军溯方首府灵武,正率领溯方军与范阳叛军作战。只要李兄去灵武与郭将军会合,必能得到他的拥护,只要有了他的支持,李兄便可在灵武竖起平叛大旗,成为所有勤王兵将的统帅。有了各路勤王兵将的拥戴和支持,李兄便可在灵武自立为帝,尊圣上为太上皇,从此李兄手握兵权,内有李泌兄这等天才相助,外有郭子仪这等精通兵法的统帅,以及李嗣业这样的猛将忠心效命,收服两京便不再是难事。”
李亨脸上一阵阴晴不定,就听李泌缓缓道,“任兄弟不是外人,殿下不必多虑。为了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殿下当主动担负起力挽狂澜的重任”。
李亨迟疑道:“父皇尚在,我若自立为帝,岂非不忠不孝,大逆不道?”
李泌沉声道:“殿下恕在下直言,圣上沉溺美色,重用杨氏一族,擅杀大将,逼守军开关出战,最终酿成两京尽失,圣驾不得不避祸巴蜀的境地,早已令自己威信尽失,何以担负起拯救天下的重任?如今圣上年岁已高,难免迟钝昏聩,殿下若不替圣上分忧,主动担当重任,救天下百姓于倒悬,那才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啊!”
李亨低头沉吟良久,终于颔首道:“好!我便依两位兄弟之言,西招李嗣业率安西军勤王,同时北上灵武和郭子仪将军汇合,借朔方军之威名号令全军,担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
“这才对嘛!”任天翔笑道,“既然李兄愿意担此重任,小弟愿竭尽全力予以支持。两位兄长今后但有所命,小弟一定不会推辞。”
李泌笑道:“我随殿下去灵武,不过有一件大事,还真需要任兄弟大力支持。”任天翔忙道:“请讲!”
李泌沉吟道:“为兄得到消息,十年一度的百家论道大会,将于下月在泰山举行,这便是传说已久的泰山论道。现在天下虽乱,这百家论道大会却要如期举行,届时以儒门、释门、道门为首的名门正派,将推举出新的天下第一名门,以号令天下武林,共襄平叛义举。安禄山叛军虽众,却多是胡人、突厥人和契丹人,显然不得中原广大汉民之心,如果中原武林再联手支持唐军,对安禄山叛军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安禄山对这次大会不会袖手旁观,届时他必将指使萨满教联合摩门加以破坏。摩门大教长佛多诞胸怀异志,定会乘此机会作乱,以破坏我中原武林结盟。除了萨满教和摩门,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门派,或许也会在这届大会上兴风作浪。”
“是什么门派?”李亨与任天翔齐声问。就见李泌轻捋颌下髯须,淡淡道:“就是历史上最为神秘的千门。”任天翔没想到李泌竟然也知道千门,不禁问道:“李兄深居简出,为何对江湖上的事知道得这般清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方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