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装扮成行脚商人,给守城的兵卒塞了点微不足道的贿赂,便顺利地进得曲阜,一路直奔孔府。早得到消息的孔府弟子在一里外接上众人,然后将众人领进了孔府大门。
“现在兵荒马乱,一切从简。”冷浩峰边走边对那弟子道,“祭祀大礼完后我就走。”那孔府弟子连忙答应,“宗主早已经准备妥当,就等门主前来。”
说来也怪,孔子生前要弟子不语怪力乱神,儒门中也从来没有鬼神之说的经典,显然对鬼神并不怎么相信。但儒门却又最是看重各种祭祀和礼仪,在所有人生大礼中,葬礼最为隆重,在所有亲人中,对死去的祖宗最是尊敬。冷浩峰身为儒门门主,对此也不敢简慢,门中每有重大事务,必先敬告祖师,这已经成为儒门惯例。
孔府紧挨着孔祠,冷浩峰在孔府略作歇息,便在孔传宗陪同下直奔孔祠,但见祠堂中早已为祭祀大礼做好了准备,孔府弟子忙进忙出地张罗,按照古老的仪式接待冷浩峰对先生孔子的祭拜。冷浩峰虽然隐约察觉孔府与往日相比有些异样。但也只是以为在这战争时期,孔府弟子难免受到外面各种战争流言的影响。
“你们留在这里。”冷浩峰将随行的弟子留在门外,然后独自进得祠堂,依着传承千年的礼仪,对儒门始祖默默敬告。
三拜九叩之后,按礼就该给孔子上香。就见一名孔府弟子手捧香烛来到冷浩峰面前,将燃气的香烛递到他手中。在接过香烛之前的一瞬间,冷浩峰突然有种寒芒刺背的感觉,不禁盯住那从未见过的孔府弟子的双手。但见那是一双稳定而坚硬的手,手指修长,骨节粗壮,隐隐带着边关大漠的粗犷之色——这是一双握刀的手,而不是一双握笔的手。
“你是何人?为何混入孔府?”冷浩峰盯着那弟子喝道。但见对方只有二十多岁,嘴边始终挂着一抹懒洋洋的笑意。面对冷浩峰的质问,不以为然地笑道:“冷门主好眼力,只可惜还是晚了一点。”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香已飞到冷浩峰面前,几乎同时,他的刀也跟踪而至。冷浩峰一掌震开对方扔过来的香烛,本能地后退闪避,刚退出两步,感觉后心有冷风倏然而来,悄无声息,速度快得惊人。
冷浩峰大惊,没想到这祠堂中还埋伏有另一个高手,看其出手的冷静和准确,竟生平罕见。危急中他急忙让过心脏要害,往右倒地一滚,虽然逃脱了必杀的一剑,却也被突如其来的剑锋刺入了后胸,深达肺腑。
正面那年轻人的刀已跟踪而至,直斩冷浩峰咽喉,就在这时,却见旁边飞来一柄长剑,将几乎落到冷浩峰脖上的刀生生撞开,跟着就见一黑衣老者一掌势如奔雷,生生将刺客逼退。冷浩峰几名随从也蜂拥而入,众人立刻将冷浩峰围在中央,做好了应对一切变故的准备。
两个刺客见状立刻退走,并不与儒门众人纠缠。众随从急忙察看冷浩峰伤势,但见他后心中剑,虽不致命,但伤势极重。众人正带施治,冷浩峰却挣扎着喝道:“不可耽搁,快走!”
话音刚落,就听祠堂外隐约传来脚步声,显然有无数人正向这里包围。冷浩峰示意众人关上祠堂大门,忍着伤痛对众人低声道:“看来对方谋划周详,出动的都不是泛泛之辈,要想安然脱身只怕不易。”
“你们护着门主先走,我带两个人挡住他们!”一个面目英挺的年轻人低声道。他在众人中间年纪最轻,不过地位显然不低。立刻就有几个随从争着要随他留下来,掩护同伴护着冷浩峰先走。
冷浩峰吃力地摆摆手:“他们的目标是我,我不能走。”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那年轻人道,“阿智,带上我的信物先隐匿起来。如果我最终没能走脱,你就带它去找一个人。”那年轻人急忙道:“掌门何出此言,有我裴文智和孟叔他们保护,谁能留下掌门?”年轻人口中的“孟叔”,便是儒门十大名剑中排第二位的孟伏地,方才便是他扔出手中长剑,在最后关头挡开了刺客那必杀的一刀。以他和几名随从的武功,即便是在已经沦陷的曲阜城中,要保护冷浩峰安然脱身也并非就不可能。谁知冷浩峰却摆手道:“方才那两名刺客的武功,决不在儒门剑士之下,二人一招失算后完全还有机会,却不愿与你们纠缠飘然而退,显然是认定我已逃不出这座祠堂。这说明这次刺杀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还有更厉害的后着。刺杀发生到现在,也不见孔府的人露面,显然整个孔府都已是他们的同谋。在这种形势下,这面代表儒门门主身份的令符,就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我冷浩峰的性命还重要,决不能落到他人手中,不然整个儒门都有可能因之蒙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方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