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才废然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丫头喜怒不测,一再如斯,不知是何用心?”
同时眼见魔女,和凌云燕异常亲切,行止舆共,不禁又恍有所悟,心想:“准是这个无耻的苗岭贱婢,从中离间,搬弄了什么是非?”
更越想越有理,立刻精神一振,暗道:“此事必需和凌女说个明白,至少也要揭破这苗丫头鬼计才是!”
于是迅即便循二女去向,觅路追赶。
本来嘛!他对阙寒香既心有成见,又无从索解凌云燕这场误会,自然也难怪要有这种猜疑了。
所以为人在世,声誉极关重要,否则纵然你披肝沥胆对人,也一样要遭曲解啊!
请看魔女,就是极好的例证。
此际,燕凌云因见凌女在本山出现,只当这座奇峰,便名天都。
因之也就不太性急,认为反正对方所居必在左近,绝无寻觅不着之理。
加上他对归元子心存崇敬,并抱有无限热望。
所以不便放肆呼唤,只一味小心翼翼,攀越奇险,到处探查。
谁知这一延迟不要紧。
顷刻便见峰下云海铺陈,宛如滔天骇浪,渐渐上涌,汇为白茫茫一片。别说下临万丈,稍一失足,立有粉身碎骨之虞。而且压根儿,除了顶上梅林有限之地外,其他就什么也难以透视看清了。
这种现象,一时迫得我们的小书生,只好退回原处,坐待云收雾霁。
还亏它身具异禀,尚能抗拒罡凤寒冽,并挖掘几根黄精暂时充饥。要不然,如换一个普通常人,那就不堪设想了。
也不知经过了多久,但觉昏沉的景况,略有开朗。
继之一阵狂飙冰雪卷过,峰头顿复本来面目。
只见阳光从东方斜射,分明已在此困守了半日一夜。
并瞩目四外,如同汪洋大海,起伏万千,波谲云谵,时而一座一座的岛屿,浮沉其中,忽隐忽现,与天相接,蔚为奇观。令人浑然忘我,有不知此身仍在人间之感。端的黄山胜地,名不虚传。
而且正当燕凌云,为这种无边奇景所吸引,俗虑全消之际。
忽地耳闻不远有人呵呵一笑道:“咱们这座始信峰,要描述它怎样好法,实在无法形容。
记得前人曾有一副集联,颇为切合。我念出你体会一下,就知道所言不诬了。”
随又听那人口中高吟道:“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好绝,到者方知。”
辞句虽然甚是俚俗,但燕凌云闻言仔细一玩味,果然此峰之奇,也惟有这十六个字,才能道出。
更突然从而觉出,此处并非自己目的地,不禁脱口自语道:“咦!原来这是始信峰,不是天都峰啊!”
于是赶忙抬眼循声打量,意欲看看来者乃是何等之人,俾便探问途径。
照他的想法,对方既在左近,当不难觑出。
但不料事情偏偏怪!经他一凝目展视,却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最是适有一阵天风吹过,荡起漫空花雨,与阳光辉映,五彩缤纷,仿佛朵朵都是临凡的仙女,眉目传情,凌虚翩舞而来。
一时使他神为之夺,立感飘飘然如人众香之国。不仅寻人问路的原意,已忘在脑后,连此身何在,都无法自知了。
如此经过了大约一盏茶时光。
猝然他本身潜在的灵智,忽生惊觉,并迅即收摄心神,垂帘内视。
刹时睁眼再看,却发现存身之处,十丈方圆以外,颇与昨日有异,似乎是有人做了手脚。
利用梅树枝条,布阵相困了。
当然他自经神机妙算诸葛玄半月薰陶,已对此道并不陌生。
是以立刻抬眼四顾,辨清门户。然后胸有成竹,朗声一笑道:“何人这等恶作剧,对小生闹此玄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