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195)

2025-10-09 评论


    始则燕凌云,还守多攻少,神情时有浮躁。

    但不一刻,竟愈斗愈得心应手,潇洒自如。稳似泰山,挥若游龙,悠闲已极。

    这种反常的现象,看在铁笔书生限中不禁暗暗纳罕,登时一扫轻敌之念,展开天都看家的绝学。

    惟恐稍有失差,以致辱及师门。

    但见他,人转四方,身游八卦,掌分阴阳,气合五行,招式连环,暗含生克,绵绵不断,宛如长江大河。

    再加上阮昶,乃归元子次徒,名列“黄山四杰”之一,内功精纯,已有五六戍“干天罡气”火候。这一全力使发,气势如虹,好不凌厉。

    若以适才独脚阎罗相较,简直一个是孩童,一个是丈人,难怪乎他自视极高,目无余子啊!

    只是尽管如此,任他这一阵石破天惊,山摇地动的急玫。却十分古怪,依然一丝一毫都不能奈何我们的小书生。

    反而促使燕凌云,也神威凛凛,奇招更层出不穷。

    最是他,此际忽然似乎满身全是劲气激射,衣袂微飘,皆带起大片尘沙卷舞,出掌自然更可想见。

    这是何以故呢?

    原来他迎战铁笔书生,乃是实*使然,料想斯人必是一位天都高弟,艺业绝非自己可比。

    因之一上场,就极度谨慎,先求自保,按龟山传音老人所授心法,抱元守一,并以刚悟得的万象归元妙诀相佐,使心意神合为一体。进而以意行功,以神驭气,心与艺会,无形中契合武学无上真谛,获得了超凡人圣的智珠。

    于是接战不久,便觉大异往日。只感三阴六阳真气,倏然收发自如,分合由心,活活泼泼,蓬勃高涨。弥漫全身,随外界影响而自生反应。一任对方劲力万钧,当之丝毫无害,玄妙已极。

    其实他这乃是于不知不觉之中,将体内两样属性相反的禀赋,化而为一,凝练成一称神奇功力。佛家称之为“金刚不坏身法”,也就是玄门常说的“罡气”。

    与天都独门真传,有异曲同工之妙。若论他此际火候,纵是铁笔书生,曾经多年苦练,亦大见逊色,只不过在凌燕云自己,尚无所知罢了。

    同时他以两种独步天下的绝学,“六合潜踪步”和“鬼影身法”,配合相守,进则有功,退可自保,早已立于不败之地。试问阮昶虽极高明,又怎奈他何?

    只觑场中,二人斗得逸兴遄飞,风云变色,已无虑敷百合,仍不分高下。

    至此铁笔书生,方知这位小少年,太不等闲,不禁始而诧异,继而震惊!渐渐反相形见绌,时失机先,若非久经大敌,善于临危应变,实在不堪设想。

    说来他今日亲自出马,也是为了一时意气。

    因为女侠凌云燕,自回山以后,便满怀抑郁,口吐出家之念。

    并且所因何故,又不肯明言,以致合第惶然!

    直至昨午游始信峰归来,与魔女匆匆离山之前,才于凄苦中,露出几句有关燕凌云的念语,和声称不愿再见斯人,为大家所悉。

    自然内情非局外人所知,按常理推断,分明她乃受有委屈,戍认我们小书生不是好人了。

    加上铁笔书生,又生性刚愎,在同门四杰当中,素有霹雳火之名。

    是以便心有成见,料定燕凌云必来拜山,特坐镇头关,欲加惩治。

    尤其托庇于此的玉笛郎君屈云,一向不知自量,暗中垂涎凌云燕姑娘。也闻风急欲见好美人,以作进身之阶,故而多方蛊惑乃师和同门,亦参与这场是非了。

    不过彼时,连铁笔书生,也不曾想到来人竟有这等超人的功力。

    所以如今这一交上手,却闹成了骑虎难下,就眼前来说,不论为个人半世英名,或者是师门荣誉设想,他都绝不能落在下风。

    因此这时场中的铁笔书生,已如同一头疯虎,着着全是拚命的绝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