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39)

2025-10-09 评论


    可为一想到,既身入武林,就不应再有世俗之见,只要彼此光明磊落,又有何妨。

    且初入江湖,有伴自较无伴为佳。何况人家迢迢千里,盛情极是可感,更那能不义相拒哩!

    是以也就无话可说,三人一直相叙到日落西山,我们小书生,才恋恋不舍,和红绫女拜别公孙老人,相偕离开百灵谷。

    首先他们各于武当山下,取回来时寄存的马匹行囊,然后红绫女换改了女妆,双双向东而行。

    尤其这时葛飞琼,温柔婉顺,处处以个郎之意是从。

    本来他们并无目标。

    只因燕凌云,屡受怪书生凌云燕之累,为人误认寻仇,颇为不忿。

    于是二人决定,暂往荆楚一游,藉便访访这位恶徒,看看究竟何如人也?

    不过他们为免武当派多所纠缠,不便迳走官道,更想早脱离彼辈眼线,所以当夜抵达谷城以后,就马不停蹄,直沿汉水南岸奔驰。

    可能也是二人心情愉决的缘故,刚刚天色微明,就到了隆中山境。

    并且此处适为襄樊名胜之地,北临汉水,晨间山岚如带,景色极为怡人。

    因此他们就下马略事浏览,并作小憩。

    不想正于此时,忽听左侧林中,有人一声呵呵大笑道:“你这小子!也终于被老夫寻到了。”——

    这种笑声,衷气充沛,连附近山谷都荡起回音,分明是个内功极精湛之人。

    因此燕凌云和红绫女,不由暗吃一惊,立刻循声向林中看去。

    本来照他们心想:颇疑乃武当派跟踪追来,或者是又遭别人误会?

    但一入目,却见不远的一株古松虬曲蟠枝上,正坐有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

    虽然一身青布褂裤,乡下人打扮,并不华丽。

    可是眉目如画,骨秀神清,尤其身在一枝丈许高下的松桠上,故作不停的起伏,两只点漆似的俊眼,注视远方,神态显得极为悠闲可爱。

    并且十多丈外,站有一位须眉皆白,火红脸,牛山濯濯,大耳垂轮,太阳穴高高隆起,宽袍大袖,手扶黎杖的老人。

    显然,适才的笑骂,是由他所发了。

    这时正值红日东升,宿雾齐收,大地一片金光灿烂。

    最是道旁绿草如茵,露珠闪烁,格外苍翠欲滴。

    也恰当燕凌云所乘那匹骏马,贪啃野草,将要接近古松之际。

    猝然那小男孩,蓦地凌空下坠,且无巧不巧的,正掉在马上。

    并耳闻银铃般的一笑道:“这匹马儿不差,我且暂借一用。”

    更顿时人骑青影一幌,便如风驰电掣的,向山内奔去。

    这原只是一眨眼之间的事。

    亦正当燕葛二人,分神打量那位老人之时,根本就非意料可及。

    而且他们尚未有所行动,又见那位老人,忽然转面目注燕凌云,呵呵大笑道:“你们二位客官,可上了小鬼头的当了啊!”

    随又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小子刁钻得可爱,也顽皮得紧,不用点心机,恐怕还不能令他心服!”

    接着更不待我们的小书生答言,又一转身,亦向小孩去路走去。

    也没见他怎样作势奔跑,便幌眼就是老远。

    这种情形,既颇怪异,且燕凌云行囊马匹,又不能眼看被那小娃儿诳走。

    是以他们二人,考虑都不考虑,就一人乘马,一人步行,立刻向山道中追赶。

    且燕凌云,急于夺回失物,一纵七八丈,宛似一枝离弦疾箭,如论快捷,较之那位先行的老人,毫无逊色,也赶了个首尾相接,连红绫女飞马狂驰,都难相比拟。

    自然,如此情形,更大出那位前行的老叟意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