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立刻色厉内荏的,自找台阶,向燕凌云喝道:“小子别藏头露尾!大约你就是天都归元子老鬼的门人了。也罢,今天这笔帐,将来再算,老夫去也!”
尤其他“去”字甫落,燕凌云便觉二目微花,不见了老魔身影,果然名不虚傅!
这时巳时当午夜,月朗星稀。
我们的小书生,今天因祸得福,平白学得了许多稀世绝学,不由又惊又喜。
并抬眼四顾,口中小声祝告,希望暗中传音高人,一现侠踪。
同时他适闻苗岭老魔所说天都仙客之名,也可疑或是这位奇人莅临,是以仰慕更切。
不想天下事,常难尽如人意,他一直企望了一个多更次,仍是空山岑寂,江水悠悠,别说高人未有现身,简直连半点朕兆都不曾见过。
是故他,不禁惆怅的摇摇头,转身便慢步觅道回寓。
自然此际更残漏尽,渡舟早已停航。
大约向回程了二三里光景,快要接近江畔。
蓦地耳闻当………当………数声清音,隐隐传来,立使他陡然精神一振,直觉的,彷佛便是适才那位暗中高人,正在以钟声召唤。
于是马上兴奋百倍,一耸身,就循音返身直向西侧扑去。
且时当夜间,又不虞惊世骇俗,他这一展开身形,宛如一颗流星,起落便是十余丈。
并远见朦胧中,前方果有一座庙宇,傍山临湖,环境极是清幽。
因而也更令他,以为所料不差。
可是不想飞临近切,却发现乃是一所尼庵,其中木鱼之声,断续不绝。
显然现时已是五鼓,人家起身做早课了啊!
尤其传声老人,乃是男音,其不便寄此可知。
不过燕凌云,虽在失望之中,仍不肯死心。
马上飞过短墙,藉花木掩身,向内偷窥。
但见佛堂上,正有一位缁衣女尼,面佛跌坐蒲团上,口诵经文。
侧方随跪一青衣少妇,嘴里亦喃喃连宣佛号。
其余除了上供大士金身外,未见他人。
分明此间并无高人了。
而且也恰当燕凌云,怅然拟即离去之际。
忽闻那位青衣少妇,幽幽一叹!向女尼道:“七煞帮之事,你老人家果真就不管了-?”
这“七煞帮”三字的名称好怪!
一时吸引住燕凌云,不由得仍继续窃听下文。
只见那中坐的女尼,闻言也停止诵经,转面目视少妇,微叹答道:“阿弥陀佛!这都是果报。”
随又摇摇头道:“为师身在空门,已断杀孽!何况七煞帮势力浩大,又有八卦教人助纣为虐,岂是我师徒二人,所能为力啊!”
接着更二目一睁,面如寒霜的续道:“徐贤侄虽然近来已知过回头,去恶归善,可是当年若做一个安份良民,不误入歧途,那有要遭今晚鹦鹉洲人家开香堂分尸之惨!一切都是因果循环,种恶因得恶果,报施历历不爽,为师焉有回天之力!最好你还是多替他预念几卷超生经文?假如不自量力,想飞蛾投火,那便连我也无法再行庇护了呢!”
听口气,这老尼多半过去也是江湖中人,只是太过明哲保身了。
因此燕凌云,不禁心中一动,暗忖:“自己立志行侠,如今艺业已不平凡,何不今夜亲到鹦鹉洲采看一番,设能救得一个知过回头之人,岂不也是好事!”
并且目睹那青衣少妇,已在嘤嘤啜泣,知道不会再有什么可听了。
是以顿时就纵出了尼庵,向回路上奔去。
这时东方已见曙色,好在他身如飞絮轻尘,来去如电,庵中毫无觉察,亦不久就找到渡舟过江回寓。
说来燕凌云确是福泽深厚,这一夜之间几经奇遇,不但那传音老人,所授“正心养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