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日,瓦剌人便都退回到瓦剌了,边境的情况也都回到了往日的安宁。景帝一直重用于谦,百姓的生活也比以前好的多。京城里的江湖豪杰也都各自回乡去过中秋佳节,与家人团聚了。去年中秋时瓦剌人正打的紧,哪有闲心过中秋节,今年中秋正好赶上太上皇归朝,与往年的气氛又是不同。大街小巷早早地便摆开了中秋礼品,有卖月饼的,还有卖葡萄水果花蓝的。道上碰上个熟人总要乐呵呵的打个招呼问好。
于谦府上的下人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中秋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便放了他们几天假,让他们都各自回家过节去。有些无家可归的人,也是给点钱让他们自己买点东西,有个过节的样子。于谦本来是要在家里过节的,可正巧皇上来了贴子让他去宫中陪驾赏月。现在整个于府就只有杨影枫、江楠、楚蝶冰、周筱薇、秦梦五人和几个没回家的下人。
天上一轮明月,夜空中飘着几朵云彩,杨影枫五人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上面摆着几盘水果各切好的西瓜,还有月饼之类的吃食。杨影枫看着天上的明月,感触良多,道:“又是一个中秋,以前都是和师父师娘一起过,师娘给我们做月饼,特好吃。后来师娘死了之后我就再没吃过月饼了,又后来师父也死了。”又道:“江楠,你以前都是怎么过中秋?南方一定和北方不一样吧?”
江楠道:“大同小异,都是吃月饼赏月,有些个秀才们也作几首诗来吟咏。”
杨影枫感慨道:“写中秋的诗很多,便大多都是一些感物伤怀的诗句。还是苏轼的《中秋月》写的好。”
秦梦道:“是不是地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的那首诗?”
杨影枫笑道:“那是词不是诗。”又吟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长夜不长有,明月明年何处看。”吟完又自己赞道:“好!写的真是好!这般字句,这般意境岂是那些个酸秀才,腐儒生能够写得出来?”
江楠道:“苏轼不也是儒生。”
杨影枫道:“苏轼是在儒家那种虚伪的东西之下生长出来的道家门生,你若他细研读苏轼的文句,你便会现他骨子里的东西都是从庄子身上来的。”顿了一顿,又道:“其实历代大家有哪个不受庄子熏陶?宋玉、贾谊、陶渊明、稽康、阮籍、李白……数不胜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说他是儒家的门生,那只不是为了躲避儒生们的陷害而已,在他的字里行间透出的也都是道家的那种神韵。而受儒家熏陶的人则是有陷害苏轼的奸诈阴险程颐、王圭,行为无耻的朱熹,还有那个“仙人跳”的朱孔孟。”
江楠道:“在你眼中是不是凡是儒家的便没好人,凡是道家的便都是好人,对吧?”
杨影枫笑道:“大过节的别说他们了,扫兴。小薇,听说江南曲子很好听,你给我们唱一个吧。”
周筱薇腼腆地说道:“我唱不好,还是让冰冰和秦梦唱吧。”
杨影枫道:“她俩又不什么唱江南小曲,还是你来吧。”
楚蝶冰和秦梦也都让她唱,周筱薇心想要是不唱倒是有点小气了,便道:“我唱的不好你们可不许笑话我。”
杨影枫道:“不会,但有个条件。不能用你们的吴越话唱,我们可都听不懂。”
周筱薇“嗯”了一声,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心里寻找曲目。嘴唇微微一动,一曲江南韵味的小调便从她口中流出——“天空中淅沥的雨丝,是织女的泪水;翩翩雪花,是仙女为你撒下的花儿;星光在夜空中闪耀,流星划过天空的一角,………”歌声清亮动听,杨影枫几人都是听得醉在其中,直到歌曲唱完好一会儿,各人才回过神来。
周筱薇见他们一个个都不说话,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我唱的不好?”
杨影枫道:“好!太好了!简直是天籁之音。你这歌儿叫什么名字?”
周筱薇道:“就是乡间小调,没什么名字。”
杨影枫道:“也是,这么好的歌叫什么名字也是觉得俗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