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他正在街上缓缓的走着,忽见前面远远的大群人,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眉开眼笑的,不知围拥着一件甚么东西,边看边走。孙癞子是专在街上瞧热闹的,看了这情形,自然加紧了脚步,迎上前去看,他不看倒也罢了,这一看几乎惹出一场大祸来。原来大家围拥着看的。乃是一条三尺来长的木凳,凳上放着一颗人头。木凳并没人推挽,自然会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那人头虽是自颈以下截断了,但是不见一点儿血迹。两眼并和平常人一样,能左顾右盼。头发朝天绾了一个道装髻,还戴了一枝古玉簪。周围看的人虽多,连小孩子都没一个敢动手去探摸的。孙癞子看了,虽知道是有人卖弄法术,然不知道这人是谁,是何等样的人物?正想找一个年老的人打听,凑巧有个人看了,向旁人称叹道:“象邓法官这们高强的法术,普天下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这人听了点头道:“法木确是高强得很,不过说普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就怕未必,只我浏阳自然没人及得他。”又有一个离木凳远些儿的人听了,答道:“我浏阳若有人能及得他时,他也不敢这们横行无忌了。”这人说还未了,就有个年老些儿的,连忙摇手止住道:“快不要随口乱道,你以为他只有一颗头在这里走,便听不出你的说的话么?此时这头不能开口,等一会剃过了头发回去,一般的能将眼里看的情形,耳里听的言语,一五一十说法给那邓法官听呢。”那说话的人道:“隔了这们远,我方才说的声音又不大,料他也不听得。并且看他的人这们多,他即算听得了,也不见得便知道是我。”孙癞子这才知道是邓法官的头,因想看这头究竟如何举动,便不暇多听这几个人谈话,即跟上人头同走。
又走了十来家后面,到一家剃头店门口停了,只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人,装束情形与普通剃头的差不多,好象欢迎上宾的神气,慌忙走出店门,恭恭敬敬的对这头拱手,笑道:“邓法官今日又来光顾小店子,请进、请进。”说着,将双手先在自己衣上揩擦了几下,觉得揩擦干净了,才诚惶诚恐的捧起那头来,走进店就一张高凳子上安放了,和平常人剃头一般的剃起头来。剃干净了,仍捧出来安放在长凳上,那凳又自然能行走了,孙癞子是个会法术的人,见了这种情形,如何肯舍了不看个究竟,遂又跟着长凳行走。不知跟得一个如何的结果?且待下回再说。
话说孙癞子跟着邓法官的头,走进一条巷子,又污秽又狭小,使人一望而知是穷家小户聚居之所。孙癞子心里想道:难道这个邓法官就住在这们一个贫民窟窿里吗?他既学会了一肚皮法术,只应该在浏阳替人家拿妖捉怪,保人平安。无端的取下头来,是这般招摇过市,以致满街的老少男女都和看把戏一般的围拥着走,象这样的逞能,也就太无味了。我今日不遇着便罢,既遇着了,倒得和他开个玩笑。
说起来真怪,孙癞子不曾转这念头的时候,那邓法官的头被长凳驮着只顾向前行走,两眼虽是不住的开合,然并不注意看谁一眼。孙癞子才转这念头,那头似乎已经知觉了,两眼登时横过来,圆溜溜的向孙癞子瞪着。孙癞子见了,随即现出笑容,仿佛向熟人打招呼的神气,接着举右手迎头一招,那头便如被人推了一把,朝后滚了下来,长凳仍不停留的向前走了。许多跟迸巷口看热闹的人见了这情形,也莫名其妙,只一个个发出诧异的声音,喊道:“哎呀,不得了,邓法官跌了跟斗了,我们快些追上去,将长凳抢回来。若不然,这颗头只怕不能回去了。”其中有一个年少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不曾听得邓法官说过吧?凡是遇着他用法术驱使甚么物件在街上行走时,万不可动手和拦住去路,如不听吩咐,必有大祸。于今邓法官的头已进了这巷子,离他家不远了,我想这头,忽然滚下凳来,必是邓法官有意要玩一个甚么把戏给我们看。不然,决不至无故滚下地来,你们看,这头已滚向前追赶那凳去了。”只见这头在地下转了几转,即一路翻滚直向长凳追去。孙癞子那里肯放他走呢,口中默念了几句,伸手一指那头,那头立时如有绳索牵扯,又是一路翻滚,退还原来落地之处了。看的人尚不知是孙癞子与邓法官斗法,但见人头滚来滚去,真以为少年说的话对了,果是邓法官有意玩一个把戏给大家看。只见那头接连来回滚了八次,看热闹的人只觉得好看,大家拍掌欢呼邓法官好法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平江不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