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之间,那老僧定住身形。尚瑞生依着惯性,感觉身子又冲出十几丈,已撞在前面一棵树上,虽是因境生幻,也吓得失声大叫。那老僧将他轻轻放下,坐倒在地,闭目无言。尚瑞生细看时,只见老僧全然变了模样,头角峥嵘,耳大颌尖,身躯魁伟之极,除那条单裤没变,其它一切均改,头上竟生一角,发出幽幽的绿光。尚瑞生瘫倒在地,如睹凶魔。
那老僧似已发觉,睁开眼来,仰天长叹。尚瑞生死盯住他,忽觉他还是原貌,哪有什么变化?自家惊吓过度,必是眼花无疑了。
忽听那老僧叹道:那是修罗场啊!我最不愿见到的地方,可还是见到了!原来我跟着你,就为了见此景象,复我法身。我终于明白了!声音满含悲郁,也不知明白了什么。
尚瑞生闻言,猛想起前时那惨烈一幕,胸膛又欲炸裂,惊惧之心化作奇悲,大哭道:我汉人真是无望啊!几十万人只会伏地哀号,羔羊也没这般驯服!大师,你为何不让我与鞑子们拼了?为何还要带我出来?我但能杀死几个鞑子,也算遂了初衷,比之那个大明王,已把我活活羞死!我还要这条命做什么!也不知是神志昏乱,还是一时血性迷心,握了那口刀,竟要重回屠场。那老僧满脸哀戚,也不管他。
正这时,突见东面奔来一人,虽带了几处箭伤,仍是快捷无伦,眨眼间来到近前。尚瑞生一见此人,不由一惊,原来来人正是法明和尚。
只见法明满脸震惊,更带着说不出的迷茫,显是想不到适才在前面飞奔、冲破十万铁骑的能者,竟是在寺里作务多年的火头和尚。过了半天,方颤声道:大大师究竟是人是神?那老僧并不看他,望空叹道:众人是人而非人,我非人而似人。唉,佛祖怎能普度得了呢!法明听不明白,忽跪下身道:求大师慈悲,点化弟子幻身真诀。适才弟子全看到了,大师决非人间手段!
那老僧默然无语,继而细看了他一眼,说道:既非人间手段,你还学它何用?那大汉你都赢得,凡尘中已没人是你对手了。法明急道:石施主是人中绝顶,弟子赢他竟在十招上,分明神功未成。另有武当张全一,听说乃是仙家手段,弟子更没把握胜他。求大师念少林之缘,开启下愚,弟子三生不忘!
那老僧道:张全一,可是自号三丰真人的羽士?法明道:正是他。那老僧想了一想,说道:既是真人,当知人的本意。我倒想看看,这茫茫尘世间,是否还有人在?法明大急道:大师,求您先指点一二。弟子再三叩首。连拜数拜。那老僧道:你先去吧。若有缘自会相见。法明听这话有些松动,不敢冗言深求,磕个头道:大师慈悲。弟子非为一己之功,实欲为少林创万世绝学,如今多劫已历,成毁全在大师一念之仁了。说罢站起身来,向南走去。尚瑞生喝道:你到底把我大哥怎样了!法明不答,已自去了。
尚瑞生一急之下,大步追来,陡觉身子轻快无比,法明并未疾奔,竟被赶上。二人都是一怔,法明大露艳羡之情。尚瑞生想起适才那老僧飞奔时,似有一股奇气注入自家体内,不期竟有这等功效,心头一喜,又急问道:我大哥究竟怎样了?法明笑道:石施主已立下重誓:今生再不谈武学二字。我并没伤他。言罢倏屈一指,照尚瑞生胸口弹来。这一下力道轻柔,实则金石可穿。不料撞在胸口,尚瑞生仅是一麻,僧袍却立现一洞,棉絮飞散。法明虽仅用半成功力,也感吃惊,回身看了那老僧一眼,转而叹了口气,失神向南走去。尚瑞生见破洞大如碗口,知是那奇气保住了性命,内心既惊且疑,不觉又走了回来。
那老僧见他回返,说道:你不去修罗场上杀人了?尚瑞生惊视其面道:大大师究竟是谁?何以有如此神通?我一生不信神道,今日极感不解。那老僧抬头打量,好像才把他看清,说道:原来是有来历的,难怪血性天良不灭。你也该有个去处了。尚瑞生道:大师要点化我么?那老僧摇头道:你非佛道中人,却与佛道有缘。我们走吧。尚瑞生道:大师要去何处?那老僧叹道:去结缘了缘处!到了那里,你才算有了出身,为后来进步之阶。但须切记:他年失意来访,不可轻动我身。尚瑞生愈听愈乱,微退半步道:大师已知道自己是谁了?那老僧似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如有所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