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驼千里(275)

2025-10-09 评论


    于志敏知道这群小童是向自己询问来历,无奈语言不通,只好含笑相对,指手划脚示意。

    那群小童见问不出个结果,竟一哄而散,只剩下一位较大的上前拉拉于志敏的手,叽咕叽咕地指着远方,并当先引路。

    于志敏跟那小童到达几座冰屋,见有几位老人坐在骨质的凳上阔谈,忙向他们躬身施礼。敢情躬身哈腰的礼仪处处都大致相同,那几位老人满脸堆笑,指着身旁的小骨凳,示意来客坐下。于志敏用中华话说声谢谢,坐在骨凳上,即招手划脚,询问有无五位少女经过当地。

    到底是老人家经验多,他们由于志敏的手势和指划里,会意出客人的意思,但几位老人家都摇摇头,摇摇手。

    其中一位还指着一个方向,示意于志敏向那边寻找。

    于志敏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一望过去,发现地平线上有几处隆起的地方,料是土人住的冰屋,当即点头称谢,正待要走。那老人忽握紧他的手,向坐在冰屋门口的老妇叽咕几句,那老妈便回屋取了一个饱鼓鼓的皮袋出来,亲自交给于志敏。

    他诧异地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满了羊酪和肉类,知是主人给他在路上食用,但看近处并无羊群,羊酪由那里弄来?想到也许在远方换来的,哪好白要人家的东西?一面含笑称谢,接过皮袋接在腰间,顺手掏出一块银子,双手捧给老妇,但那老妇只是笑着摇头。

    于志敏以为当地不用银子,又找了一小块金子给她,老妇仍旧是摇头,又转给老人也是不要,而且还脸色微沉,只好告辞而去。

    此后,于志敏一直走过很多部落,话也学得不少,但五位妻妾仍是无踪。他认为有红光的所在定是东方,那知朝着红光走去,走了几百千里欲又走转回原处。他要向土人问南方在那里,可惜当地就没有“南”字来说。

    那红光好像永远不会灭,于志敏吃了又走,走困了就找个避风处来睡,他曾经打算季风的方向,当地偏又多的是旋风。

    他熟读了万千卷书,通晓多少天文地理,就是常年积雪堆冰的冰原没有详细的着术,北斗居然在天中出现,也是一件极大的怪事。

    他所遇上的人,装扮,服饰和语言完全相同,但问他何处是玄泳谷,不但没有人知道,反而笑他胡说。

    因为“玄”字的解释是深奥和黝黑,这列原深达海底数里,完全是冰,当然可以说是“深”,但底下是海水,哪里会有“谷”?至于黝黑更加难讲,自古以来,天然冰透明若水晶,本来无色,勉强可说是白色,谁见过黑色的冰来?

    于志敏聪明一世,也无法对土人解释很清楚,好容易悟出以“温暖”两字代替“南”

    字,向当地人问起温暖的地方。

    这回别人可懂了,一位老翁道:“那是任很远的地方,当中隔着无数冰山,大海,而在那里的人都十分奸险。”

    于志敏听他说出一大套,忙道:“你说那地方朝那里走就行了!”

    那老翁打量他一眼,心想:“这猎熊童子的装束可不就是由温暖的地方来的?”遥指一个方向道:“就在那边,但告诉你也难走到。因为隔有一个大海,海里有无数冰山和浮冰,大船遇上冰山都被压碎,你没有船怎么过去,年纪轻轻,不如就在我们这里住下来,讨个!”娘,安家立业,猎白熊,打海豹过活罢!”

    于志敏在冰原流浪已久,见当地人人和善,目前还是以物易物,保持上古的遗风。又知道当地最贵重的就是白熊皮,当地人也最恨庞然巨物的白熊,只要遇上,那是非将白熊打死不可,也有时饶上几条性命。

    他上岸不久,一下子就杀了十几只白熊喂海獭,待知道当地人恨熊之后,只要见熊就杀,也吃不下了那么多熊肉,就带熊皮赠给土著,既慷慨又大方,土著都知道了猎熊童子,原来的龙卷风于志敏反无认识。

    有时于志敏走了回头路,冰原上的少男、少女、老翁老妇,只要是人,一见白色身影如飞而到,定是高叫“猎熊童子”表示欢迎。就是没有到过的地方,也因冰原种族交往,而替他把名头传播出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墨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