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驼千里(38)

2025-10-09 评论


    于志敏因逍逐客将话引回正题,稍觉安心,也答讪道:“这事也如此,若在瀚海找它不到,就一直迟到瓦刺,不信他能上天去!”

    逍遥客笑起来道:“你这股年人的豪气使我十分钦佩,但是,尊师行事也奇,他既如奸贼逃走当时一掌把他打死,或把他抓回来不就行了,为何经过一番用折,要你冒着风雪奔波?”

    于志敏肃容答道:“这才是师尊爱护之意。自从我一出师门,他就暗中保护,但为了令我增长阅历,遇上任何艰险的事,他也不事先指示,这回还是看到我日里大意,被牛祥明漏网,有关国运与衰,才提醒我警觉,事实上并不教我往瓦刺,还在暗里看我怎样区处哩!”

    逍遥客见他师徒竟是恁地相知,不禁不为赞叹——

    旧雨楼扫描,海之子OCR,独家连载

    贺兰山原是华夷分界的边陲重地,因为远望山形像马,到了春夏之交山上,多长有青白草,看起来恰像一匹骏马伏着。胡音的骏马就是“贺兰”,所以因音译成“贺兰山”。

    这山回斜四百余里,有五十多处交通的隘口,原是筑墙阻绝。明成祖以后,只顾家里兄弟抢夺皇位发展海疆而疏了边防,那原有的边墙不到几年就倾把倒塌,纵然存有一两处短墙,也挡不了胡马冲力。

    如果是于志敏单独行走,他尽可以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不必考虑那一处是道路,但因为不懂胡语,允诫张氏兄妹随行,就没有那样方便。

    张氏兄妹武艺虽然不弱,但要说起“履空蹈虚”的奇技,却是尚未入门,所以当夜商议的结果,仍以找偏僻的小径来走,逍遥客这位老侠客本想将张氏兄妹交给于志敏,然后独往寻师,这时见他兄妹大仇未报,而且要出国追踪,报国心犹壮,也要附于于志敏的骥尾,一面可以照顾他两位外曾孙子女,一面也想来一个“扬威异域”。

    这一天清晨,大雪初霹,仰望天空虽然一片灰白,俯看地面虽然一片银白,纵目西望已能穷尽目力,一览无遗。因为入冬草枯,积雪满地,看不到“风吹草帽见牛羊”和“平沙漠漠草如烟”令人悠然神往的景致,但这时极目千里,也引起人们无限的雄心。”

    一老三少整装下山,经过一阵疾走,回头再看贺兰山只到马般大小在东南伏着。

    惠雅想是没有遇上土著。蹩得她一肚子的土话没处表现,竟和她哥哥惠雍打起乡谭来。

    于志敏灵机一功,心想此行虽然带有两位好译使,但有时还得自己和别人对答,不如趁机会学上几句也好。他本是和逍遥客并肩走在张氏兄妹身后,这时笑说一句,“我来学学!”立即赶上一步和他兄妹平排。

    惠雅“唔”一声道:“你学倒是可以,但得拿出东西来换!”

    于志敏笑道:“拿什么东西换?你说!”

    惠雅笑道:“这很简单。找教你一句瓦刺话,你就教我一招,不论是掌法也好,剑法也好,什么法也好,总之一招就行,说起来还是你占便宜,你肯不肯换?”

    于志敏笑道:“换倒是可以,但你要是摘出几万个单青字出来,我那有几万个招式教给你?”

    逍遥客一听于志敏的口气,居然刁钻过他这位外曾孙女,不由得哈哈大笑,惠雍也同样笑了。

    惠雅笑着骂道:“你这人最坏!专有那么多鬼心眼,我说教一句就是教一句,谁和你说教一个字来。”

    于志敏说一声:“好!”接着又道:“交换是可以,但我只包教一遍,不包你记得到记不到!”

    惠雅笑道:“你看你这人,我也只讲一遍,不问你记着记不着!要再学一遍就得多换一招!”

    于志敏笑道:“就这样嘛!谁先教谁?”

    惠雅道:“这还用问。方才你先开口要我教你,当然是我先教你!听着!”接点科“水儿赤兀勒都亦”(带弓箭护)叫了一阵,才说出这句的话意义。

    于志敏只听到“着”字接下去就叽哩咕噜说得又快又密,不待听清,活已说完,几乎被她难倒。好容易回想她的音调和音节,才算勉强学会了,随即笑道:“看着,这一招唤做‘春风桃李’,你得记着身法,步法,和出掌的方法!”把话说完,右掌一立,掌沿向外缓缓向前推出,待臂弯将直的瞬间,右脚猛可前一踏,右掌也就翻成掌心向前,接着换上半步,右掌掌心朝上,迅如雷电般向右一所,两股烈风卷得十丈内外的雪花漫天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墨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