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料难躲避,只得来在殿门口道:我见此殿灯火未熄,随便过来看看。他知殿中无人识得自己真实身份,索性迈步入殿,佯做悠闲。妙清见他突然现身,心中诧愕,随即挤出一丝笑意道:这位是义军中的人物,暂时栖身敝寺,各位不要误会。金衣子瞥了周四一眼,冷然道:早听说秦晋流贼遍地,想不到竟会来寺中骚扰。妖么小丑,还不快滚!大袖一挥,一股劲风疾向周四扫来。
周四凝立不动,假装掸去身上尘土,劲力无形中贯注袍袖,直向扑面而至的劲风迎去。两股大力相撞,竟发出一声闷响。金衣子只当这年轻贼人不过泛泛之辈,挥袖可逐,是以大袖抖出,脚下并未拿桩做势。一撞之下,全身大震,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他武功原本极高,性子又极暴躁,数年来行走江湖,从无人能侥幸胜其半招。这时虽未落败,毕竟已露窘态,惊怒之下,忽抽剑在手,厉声道:你是魔教中人么!他猝受对方劲力所击,立时觉出这青年内力雄浑无匹,正邪混杂,隐约是魔教一路,故有此问。
周四被他袖上劲风所拂,胸口间烦闷异常。他内伤本未痊愈,猝受激荡,一时做声不得,待见金衣子身形稍退,便能拔剑开口,心下暗惊:这道士内力之纯,确是在我之上!微调散息,说道:我与李大哥应天起事,共赴义举,可没听说有什么魔教。
金衣子凝眉道:无耻滥贼,也有这等身手,若不早除,日后岂不要祸害百姓!他连日来奔波于道,疑窦满腹,本就不耐烦,及见周四如此年纪,便恃技为贼,更生厌憎。其时秦晋盗寇荼炭百姓,他亦有所耳闻,心中一直切恨难消,此时有的放矢,已然动了杀机。
周四知殿中几人均非易与之辈,如若一同上前,自己万难抵挡,当下全神戒备,不敢稍有懈怠。弘忍见他袍襟微微飘起,显已做势欲搏,忙走上前道:施主既无事由,便请移步它往。他不欲多生事端,伸手轻轻搭在周四肩头,原是劝抚周四,表明并无敌意。周四错会其意,只当他要乘机出手,右掌猛地托住他肘尖,肩头用力一耸,一足同时向弘忍两腿间迈上一步。这一来周身力道都作在弘忍身上。饶是他精修有年,功力老道,也禁不得这股脆猛的整劲,立时离地飞起,向后摔出。他身在半空,无处着力,只得挥掌向背后青石地面拍去,借着反弹之力,硬生生落在地上。也是他顾及脸面,不愿在众人面前跌倒,落地时两足拼死抓地,劲力到处,竟将脚下数块青石踩碎。虽是如此,仍向后滑了几尺,方拿桩站定。
妙清素知弘忍乃南少林数一数二的高僧,眼见他现此窘状,一惊非小:这贼人怎地如此了得?莫非天缘巧合,他真的是那个小魔头?弘忍吐出一口浊气,愕然道:看来施主果是魔教中人。老衲可小看你了。长叹一声。又黯然道:魔教有此后辈,恐怕江湖上又要血雨腥风了!
金衣子怒道:魔教崽子,调教得倒好!突然纵身飞起,挥剑向一尊石像斩去。那石像乃是一尊执剑怒目的金刚,他一剑挥落,登时将那金刚手中的一口浑铁铸剑砍了下来。金衣子不待铁剑落地,长剑顺势一横,撞在铁剑柄端,那铁剑似活了一般,疾向周四头上旋落。周四知他要与自己比剑,挥袖卷住剑身,操在手中。这铁剑锋刃俱钝,斤两却重。周四手握剑柄,正犹豫是否用此重器,金衣子已缓缓出剑向他心口刺来。这一剑既不迅猛,亦不急迫,却是说不出的轻灵随意,仿佛一道轻烟,无首无尾,横空出世,隐有随风所驱,任意行止之意。
周四见来剑淡而有味,不露气魄,实是高明至极,忙挺铁剑迎上,亦是淡然处之,随机而动。金衣子见他握此重剑,仍从容若闲,毫无滞拙之象,剑法突然一变,长剑幻出数道白光,似疾雷迅风般向周四袭来,大有暴雨突至,风起云涌之势。周四瞧他这一剑骤密如雨,知依次格挡,必有疏露,忙挥起铁剑,在身前划圈成网,欲绞折来剑。铁剑只抡了两圈,便发出嗡鸣之声,一股雄浑重拙的剑气在大殿上纵横激荡。弘忍、妙清等人均不由骇然后退。
金衣子虽欲进身伤敌,但怯铁剑威势,不敢以剑相碰,骤然凝住剑身,向后跃开,旋即剑锋忽转,由上向下,挑向周四面门。常人使剑,皆须垂肘运腕,剑法始能灵动,他这一剑却转折如龙,擎臂向下疾挑,起势之兀傲奇崛,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虽犯剑法之忌,周身竟丝毫不露破绽,长剑由远而近,恍如飞龙在天,大有横跨大江,呼啸奔来之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