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待天倾(404)

2025-10-09 评论


    慧静两掌落空,臂上一热,随之痛状全消,双臂渐渐痒麻肿胀,不听使唤。他知毒质激聚肢端,已然浸入骨髓,若不早除,两条手臂势必难保,不由得起了牛犊搏虎之心,大喝一声,抡动双拳向四周打击,拳风所及,将几人罩在其中。

    几人被他拳风所笼,急忙出掌相抗。几股大力撞在一起,发出沉闷声响,震得众人耳膜欲裂,口齿大张。

    慧静与几人掌力相撞,手臂又有知觉,一时喜出望外,也忘了这三人乃是江湖上一等一的人物,两臂舞得似风轮相仿,劲气席卷四面,不管那几人使出何等招式,他只要探实对方劲力,便即硬撞上去,好似盲人一般,对几人如何出招,如何闪避,皆视如不见。

    那几人见他状如疯魔,初时拼死相抗,惟恐被他击伤,虽见他招术漏洞百出,也不敢贸然靠近。及后见他拳势虽猛,往往一拳击来,自家只要运劲实接,他便收了拳劲,不再逼迫,好似故意等自家新力蓄就,再来相搏,都不由起了疑心。但知如此一来,大有可乘之机,再斗之时,已存了歹毒念头。

    那头陀不知慧静毒入骨髓,掌力大打折扣,与之对了几掌,虽然仍落下风,却已不似前时脚下不牢,一撞便起,心道:这和尚中毒已深,掌力剩下不几层。我何不趁机取他性命?眼见慧静一拳打来,挥起右掌,假做全力相迎。二人拳掌相碰,慧静当即收了拳劲。那头陀瞅准机会,突然扑上,一掌疾打慧静心口。慧静毫无防备,险些被他击中,忙飞起一脚,踢向那头陀左肋。那头陀侧身转掌,拍在他肩头,随即飘身退开。慧静中掌之下,心中大乱。那书生得此良机,也窜上前来,出掌打在他后背。

    慧静连中两掌,猛然醒悟:这几人是何等人物!我如此托大,岂不是自寻死路?心念及此,再不给几人喘息之机,双拳雨点一般,往几人身上打去。那几人顷刻间连接数拳,无暇调息理气,个个憋得面红如血。有心向后退避,又怕慧静乘势反扑,要了自家性命,拼着激成内伤,发掌不停,与来拳相抗。这一遭三人倾尽全力,每发一掌,皆重逾千斤,几大股无形劲气纵横激荡,发出尖锐声响。慧静裹在几人劲气当中,好似被铜墙所罩,无论击向何处,均有大力回撞,助他驱除剧毒。

    他连发二十余拳,觉臂上麻痒之状大减,愈发不肯停手,索性拳脚并施,全不看几人站在何处。那几人掌力铺天盖地,将慧静罩得风雨不透,却不想正是帮了他的大忙。慧静不必寻人发拳,便可收反撞之力,出拳自然更快,只觉每挥一拳,力量便增了一分,不由得喜上眉梢。

    那三人勉强支撑,体内闷胀已极,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一退过后,对方拳劲非但未减,反似又增大了几分,犹如海浪拍打礁石,一浪高过一浪。三人惊骇无比,不约而同地后跃两丈,只想这一来可以减轻负重,哪知对方拳劲如影随形,霎时间又赶奔过来,比适才更为澎湃汹涌。三人内力虽然深厚,此时也已力尽筋疲,大力涌到,便想立身也难,当即再不顾什么脸面,同时蹿纵而起,升空躲闪。三人这一收拳高跃,慧静顿觉周遭抗力全消,急忙收住拳劲,容几人落身。

    几人落下身来,各吐胸间浊气,暗调散息,双目死死盯住慧静,生怕他此时上前。慧静待几人面色稍缓,方才出拳。他只当几人已然恢复,拳劲又增了两分。那三人一接之下,直震得双臂软麻,实是招架不住,无奈故伎重施,又纷纷跃起。慧静不明所以,只恐有诈,不待几人落地,又连做数拳。那三人在空中接了拳劲,各翻筋斗,坠了下来,不待站稳,便又蹿起,似乎地上有咬人的毒蛇。如此一来,慧静每拍一掌,几人便跳起一回,慧静出掌加快,几人也起落甚疾,仿佛地里的田鸡,一蹿一蹦,模样十分可笑。众人见状,都不知几人搞什么名堂,场上顿时鼓噪起来。

    那三人羞得面红耳赤,却不敢在地上停留稍久,耳听场上喧声四起,恨不能一头钻到地缝里面。其实三人之所以连连蹦起,只因若在地上硬接慧静拳劲,实是力有不逮,而在空中出掌虚接,纵使筋斗连连,也可勉强卸去来力。个中这份尴尬,惟有自家心知肚明,但要就此败下阵来,又都心有不甘。

    那红衣人猜出其中奥妙,心头大震:原来少林派登峰造极的人物,竟是这其貌不扬的武僧!此人不除,只恐后患无穷。忙冲身后几名黑衣人道:你们几个快去杀了此僧!言犹未绝,七名黑衣人已跳了出来,直向慧静扑去。众僧大急,正要冲出拦挡,却见那七名黑衣人奔到距慧静三四丈远近,突然惊呼一声,齐齐后跃。冲在最前面的两人竟摔了一跤,向后连连滚翻,全然身不由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