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变见几位长老自讨没趣,小跑着跟在周四身后,回头叫道:“一群和尚死皮赖脸,好不知趣!我家教主不愿与你们纠缠,快回庙念经去吧!”拉住周四袖角,蹦跳着催他前行。
天心本想有几人劝说,周四必然回心转意,及见他迈步而去,头亦不回,一股寒意霎时涌遍全身,追上几步,凄声唤道:“阁下慢行!老衲……尚有一事相求。”这一声唤得悲切异常。木、盖等人听了,也不由心碎肠断。周四停下脚步,却不回头。
天心强忍伤悲,来在他身后道:“阁下决意舍弃众僧,老衲也不愿忝颜再求,只是众僧艺业不精,恐难抗拒强敌。敝寺罗汉堂内有前人所遗‘紧那罗拳’图形,数十年来无人参悟得透。阁下若能解出其中道理,指点些修习诀要,便是给了少林天大的恩惠。从此后我两家不亲不仇,如同路人,纵使少林寺遭火焚,人受刀剐,也决不再去烦扰阁下。语不由衷,万世永沉末劫!”
这一席话满含悲愤,直听得木、盖等人心底冰凉:“少林明教数世不睦,原想经此一战,两家和好,我等借众僧之力,便可复教开基。哪成想布恩招怨,反使众僧视我如仇了。”当下人人沮丧。
周四心道:“我断然返营,情面上总是亏了一层。方丈既出此言,何不应承下来?少林宗法皆在我心,料那拳法也不难悟。如此既偿其愿,又免了日后麻烦,那时我方能专心举事。"回身道:“周某如从尊意,还望方丈不要食言。”天心神伤不语,闪在一旁,待其举步。众僧恨他无情,都愤愤地退了开去,冷眼相视。
周四冲木逢秋等人道:“我去寺内,少时便回。你等在此相候便是。”几人心事重重,俱不吭声,只有应无变没心没肺,吵嚷着催周四早返。周四冲应无变笑了一笑,大步向山门走去。一干僧众忍恨含羞,鱼贯相随。不大一会儿,都入寺去了。
寺外几人见教主身去影无,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一时心中空空荡荡,又好似巨峦相压
众僧入得寺院,天心命将伤残的僧人聚在一处,着人好生医治;又命将天觉、空行、天弘等人尸身抬到天王殿内,待来日做法超度。余者无事,各自回禅房歇息。少时,身边只剩下空字辈的老僧和天宝、天际二人。
当下众僧伴在周四身后,向罗汉堂走来。一老僧回头之际,见慧静站在远处,向这面不住地张望,心道:“说到武功,寺中谁能及他?那‘紧那罗拳’虽然艰深,却未必难他得住。”连忙上前对天心说明。
天心一日来悲喜相催,头脑昏沉,听后拍额自谴,心想:“智明纵使悟出高深道理,我等一班老朽也未必听得明白。慧静艺高心诚,或许能借智明之力,使此拳重见天日。”忙唤慧静过来,随在众人身后。慧静与一班老僧同列,受宠若惊,一颗心怦怦乱跳,兴奋异常。
众人来到罗汉堂前,见几位带功师傅和众年轻武僧早聚于此地,人人喜忧不定,露出期盼的神情。天心知众僧心切,不好出言遣散,引周四缓步入殿,径向内堂走来。众老僧悄然跟随,余者未得方丈法旨,俱在殿外等候。
罗汉堂原分为内外两殿,外殿由朝南的正殿和东西偏殿组成,殿内平坦宽阔,乃众武僧习拳之地;内殿则回廊曲折,又分出金刚堂、大悲堂、韦陀堂、般若堂等十数个拳房,最里面才是紧那罗堂。这些拳房内依次绘谱了少林派一套高深的拳法,寻常武僧限于资质,便想入韦陀堂研拳,也须穷一生之力。时至今日,真正配入紧那罗堂者,除神光一人外,合寺尚无其人。
周四幼年并不曾入罗汉堂学艺,虽听说有这些拳房,也不敢擅自入内。此刻登堂入室,由不得好奇心起,行到金刚堂时,便驻足向四壁观瞧。众僧见他止步,也都停了下来,默默相陪。
这金刚堂虽不甚大,四壁上却绘着“大金刚掌”的图形,人物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周四看了一会儿,点头道:“此拳虽嫌简陋,但内附五形之力,式式余味无穷,取意极高。那个慧心若能练到三四层火候,休说岳姓男子不能将他震飞,恐怕一招之间,此辈自己便要送了性命。我少林一套普普通通的拳法,已有如此坚实的根基,无愧享誉千年,独称至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