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待天倾(87)

2025-10-09 评论


    周四问道:大哥,刚才一帮人喊得好凶,怎不带我去看看?孟如庭轻抚其头道:四弟,此处就要打仗了,大哥带你去昆明好不好?周四道:去昆明做甚么?孟如庭道:军中多有不便,昆明却是个好地方正说间,只见木逢秋急急奔入,面有喜色道:属下适才见圣庙处有信烟升起,必是问道和凌烟来了。教主若不愿前往,属下先去接他二人,一会儿便引来拜见教主。周四听萧、叶二人前来,甚是欢喜,说道:那你便去吧。木逢秋施了一礼,奔出帐去。

    孟如庭听说明教又有人来,心道:此时若不动身,少时明教人众至此,便不易走成了。拉起周四道:好四弟,大哥送你去昆明,是为了你好,不要再犹豫了。周四见他意躁情急,不敢多言。孟如庭对夏雨风道:二弟,我已与安大哥说了此事。我们这便走吧。拉周四快步出帐。

    三人刚出帐门,只见一骑迎面奔来,马上军校拱手道:长老在西营门为几位饯行。请随我来。跳下战马,引三人前行。

    几人来到西营门,只见安邦彦坐在马上,正向营中张望,见几人来到,忙翻身下马,握住孟如庭双手道:贤弟要走,兄不敢留,只是到了梁王处说着眼眶潮湿,不欲深言。孟如庭知他恐自己一去,便留在梁王身边,忙跪倒道:如庭蒙兄长厚爱,无以为报。今暂别几日,不久必返。安邦彦仍是不舍,扶起他道:贤弟定要亲去么?孟如庭默默点头。

    安邦彦知挽留不住,命军校端上几碗酒来,自己先取了一碗道: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安某不喜小儿女惜别之态,几位兄弟喝了这碗酒,便请上路吧。孟如庭等人端起酒碗,见他真情流露,都甚伤怀。安邦彦将酒一饮而尽,说道:几位贤弟一路多多保重,安某不送了。翻身上马,连连挥鞭,向营内驰去。

    孟如庭眼望邦彦背影,默默将酒喝干,周、夏二人也随着喝了。一军校牵过几匹健马道:长老为几位鞴下好脚力。几位请上马吧。孟如庭又向营中望了望,既而狠下心肠,抱周四跳上马背,奋力扬鞭,疾奔出营。夏雨风随后跟来。

    三人两马,直奔了数十里,方缓辔而行。周四见二人适才纵马狂奔,都阴沉着面孔,一直不敢作声,这时问道:大哥说去昆明,怎地木先生没有跟来?孟如庭知他与木逢秋已生情义,微感不快道:他随后自会跟来。周四在前面看不清他脸色,又问道:那萧老伯和姓叶的伯伯也会来么?孟如庭听他提到萧、叶二人,愈添烦乱,冷着脸道:跟来又怎样?周四道:也不怎样。只是与他们在一起时,便如同周老伯又在我身边。

    孟如庭早知他对明教中人大有好感,本也不以为意,此时刚辞别邦彦,心情正自悒悒,微现怒容道:明教中人武功虽高,但数十年来为害武林,都是不仁不义之徒。你年少无知,应多学些仁义之道,切不可被他们一些专巧之技所惑。周四听他口气反常,知他是在责怪自己,嘀咕道:周老伯和木先生从未与我说过甚么仁义。大哥,仁义是甚么东西?转头瞅着如庭,大是茫然。

    孟如庭见他呆头呆脑的样子,又是生气,又觉好笑,口气转缓道:一个人武功再高,若心怀不仁,也不会有好下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只因不存仁义之心,致使身败名裂,万世遗丑。周四眨着眼睛道:大哥说的仁义我虽不懂,可木先生与我说过,万事都要随机而动,应时而变,才能无阻碍、达贯通。大哥却说要时时都有仁心,那岂不是画地为牢,犯了愚执之病?孟如庭一惊,心道:他与木逢秋相处不过数日,怎就受了这么深的毒害?凝眉道:依你说来,便是当仁则仁,当不仁则不仁了。周四点头道:应该是这样吧。

    孟如庭见他一脸的自以为是,心中大痛:他如此年纪,便有这等想法,日后岁齿渐增,再与明教中人混在一处,必成一代枭魁,害己害人!他心头火起,忍不住便要斥责,随即想到:他重病在身,生死未卜,我何必如此认真,惹他不快?又不禁感伤起来,双臂揽住周四,不再多说甚么。

    三人又行数里,孟如庭恐木逢秋等人随后追来,多生事端,于是扬鞭打马,只检小道而行。他心念军营,只盼早些回返,因此路上并不耽搁。沿途无事,这一日已入滇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