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见她把九华老人昕传的剑法使用得如此之熟,反倒不肯伤她了,俞秀莲也让了一步,说:
“你歇歇!我们不能叫你太为难,何必你非得叫我们杀死了你呢?”玉娇龙却“啐”了一声,啐出来的唾沫里都带着血,她倒剑回身又奔。不远之处就是一户有土墙的人家,玉娇龙便如狸猫似地跳进了墙内。
这里李慕白就向俞秀莲说:
“进去不要与她交手,劝她出来跟她理论就是了!”
此时孙正礼也空着手跑来,他便和师妹两人上前拍门。门里一个农妇抱着孩子出来,俞秀莲跟人和气地说了几句,就进门去搜人。但是真奇怪,这院中只有两间土房,院中既没有柴垛,又没有好的隐身之物,可是无论是院中屋里,尽皆没有玉娇龙的踪影,地下只有一滴滴的血迹,看那样子,玉娇龙是从前墙跳进来又从后墙爬出去了,宝剑始终没有抛下。俞秀莲、孙正礼又会同了李慕白,向这人家的墙后去搜查,见是一股迂回的小路,接连着万顷绿海一般的麦田。山色夕阳,暮鸦乱飞,四顾无人,玉娇龙携着那口宝剑已全无踪影,这三个人只好回去。
那土墙里住的农妇也惊讶了半天,因为她根本没有看见有什么人跳进院,也没见有人跳出去。在俞秀莲等人去后,她又抱着孩子在院中和屋内各处搜找了半天,结果也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她觉得这真是一件怪事情。这个孩子已有四五岁了,是个男孩子,但是还让她妈妈抱着。孩子十分赢瘦,脸上身上,都跟黄蜡一般的颜色,趴在那妇人的肩膀上只是哼哼,后来就哭了起来。那妇人就着急地说:
“你哭什么?都快要哭死了吧?你看,时气多低!家没米,孩子病,又有鬼进门,这可怎么好?你那死在外头的爹还不回来!”孩子仍然哭,妇人就把他抱到屋里.往炕上一丢,但又觉得丢得重了,遂又哄着:
“三喜!别哭啦!你爹快回来啦!快给你求药来啦!吃药要再不好,就带你到广明寺去烧香许愿……”
说了一会儿,忽然外面有人踹门,病孩子突然像有了点精神.就推着他妈妈说:
“爹回来啦!”那妇人像是有些疑惧,就说:
“要是你的爹还好,就怕又是那两个拿刀的!那小婆娘一个人拿着两把刀,也不知是哪县里的女差人?”她叨念着走出去开门,没到门前就听门外有人呕喽呕喽地咳嗽吐痰,她知道是她的丈夫回来了,遂开了门。
等她丈夫一进来,她就急急地说了今天家里发生的事。她的丈夫是个四十多岁很瘦的农夫,他把背着的半口袋米先放在地下,又咳嗽了几声,才说:
“刚才你说的那件事我知道,那拿双刀骑马的姑娘是巨鹿北关镖店的女掌柜的,她是有名的俞老雕的女儿,那不是歹人。还有个大汉子,那是她的师哥五爪鹰老孙,也是城里的人,他多年在外,今天不知怎么又回来了。刚才我过摆渡时,摆渡上的人都看见啦,说是俞姑娘带着两个男人追一个使宝剑的细长身量的小伙子,那小伙子真凶,三人会没捉住他!”妇人听了,就直发怔。
炕上躺着的孩子又呻吟着叫爹,这农夫就止住了话,赶紧过去摸了摸孩子的头,说:
“三喜,好了一点儿没有?倒是不大发烧了!你外婆给你的药,叫你妈烧点儿水给你吃,明天病就好了……”他坐在炕上喘了喘气,又向他老婆说:
“到他外婆家里我开不了口,好容易才说出来孩子病了,没米又没钱:外婆倒是没容把话说完,就应得借我二升米.但她儿媳妇可大不愿意……”男的坐在炕头说着,女的就在灶旁烧火.此时屋中和外面都已昏黑,只有灶里的火呼呼地发着光亮。
渐渐夜深,屋中的人吃完了饭,连灯也没点,就睡觉了,病孩子的呻吟之声也已停止。外面的天色愈黑,残月繁星显得愈真切,村中几户相离的人家,犬吠之声遥遥相应。村后广漠的麦田就像是一片大海,但比海还要沉静。这一夜,村中的狗虽不断地吠,可是没有发生什么事。
天未明,星斗就被浓云遮住了,并隐隐响动着春雷,接着雨就落下来了。虽然是暮春的雨,不算很大,可是淅淅沥沥地直下到了次日,仍然未止。这地方平日人就少,一下雨就更连个人影也没有了,满地的泥泞雨水,树木被风吹得在雨中摇曳。在那一片麦田上雨声更大,麦浪层层起落,加以起潮一般的声响,更与大海无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