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保等了半天,天已昏黑,仍不见湘妹出来,也不见蔡九出门,他拍了两下巴掌,里面也无人应声,更不见有小砖头打来。刘泰保的心中有些惆怅,腹中也饿了,就想:先吃饭去,有什么话回头再说!于是他就回身走了。
走到德胜桥,又进了昨天喝酒的那家小铺,他就先喝了一壶酒。隔壁就是个卖面饭带清茶,并且有人说评书的地方,刘泰保叫来了半斤葱花饼吃了,然后他又到那书场里转了个圈子。说评书的说的是《彭公案》,座间二十多个人的面孔,刘泰保都仔细看过了,却不见有那耍流星的蔡九。
出了书场他又信步走到了湖滨,这时远处传来了更锣两下,天色异常地黑,寒风格外地紧。刘泰保又走到那破房子前,扒着砖头往里再看,只见东屋的灯光已熄。刘泰保又清脆地“吧吧”拍了两下巴掌,里面还是没有回声,他便后退了几步,又扯开嗓子唱道:
“哗啦啦又把门儿来开……”才唱了一声,他赶紧又拦住了自己,心说:别叫他们注意了我。我索性等到夜里,跳进墙去探听探听他们父女的行动。于是他就走远了几步,蹲一会儿,站一会儿,又走一会儿。这湖的四周,冰寒风紧,树木萧萧,简直如同一个死世界一般,只有刘泰保还在此活动着。
又过了许多时,忽见那荆棘的门扉启开了,刘泰保赶紧躲在一株树后,就见门里走出黑糊糊的一个人影。看这人的身材不是蔡湘妹,却是湘妹的爸爸蔡九,他出了门就往东去了。刘泰保心说:奇怪!现在已过了三更,这老家伙又出门往哪里去呢?于是等蔡九向东走出了几十步.刘泰保就在后边暗暗跟随。蔡九走得很快,他也跟得很快。离了湖边.到了德胜门大街,蔡九又往北走,再往东,这条街正是鼓楼西街,刘泰保就明白了。又走了一会儿,就见蔡九上了高坡,刘泰保觉得好笑.心说:好家伙,果然我没猜错!遂也伏着身走上坡去。
这坡上就是玉正堂的宅院,此时大门早已闭得很严,门前连一条狗也没有,只有八株槐树,枯枝被寒风吹得沙沙地乱响。那蔡九的身上本来是穿着一件大棉袄,到此时他就把棉袄脱下,卷了一卷,放在一株树的枝干上,然后他转着头向四下看了看,刘泰保就忙伏在地上。那蔡九看得四下无人,他便一耸身蹿上了玉宅的瓦房,霎时就没有了踪影。
刘泰保心说:不知这家伙是安着什么心,多半是要偷盗什么宝物吧?他也想蹿上房去,看看蔡九的动作,但又觉着不大好,自己若帮助玉宅把贼捉住,那于自己并无好处,未必就能因此洗刷了自己偷窃宝剑的嫌疑,而且徒然与蔡九结仇,徒然令湘妹伤心;若是不帮助玉宅,只上房去看看,万一被玉宅的人捉住,自己可又要与贼人同罪。
当下他在地上蹲了一会儿,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就暗道:先别叫他去偷人,我且偷一偷他吧!于是就站起身来,跑过去把树上放着的那件大棉袄取下来,披在自己的身上,就跑下了高坡。他蹲在一个墙角,往坡上望去,心中倒很担心,恐怕蔡九的夜行术不高。他想玉正堂家的官人一定不少,而且这两天也必加紧地防卫,万一真把蔡九捉住,那湘妹可就成了个孤女了。
他两眼直直地向坡上去看,过了许多时也未见那里边有什么动静。忽然有一条黑影,又从房上飘然而下,正是那蔡九,他的手中也仿佛并没偷来什么箱笼包裹。脚落实地之后,他就到那株树上去取他寄存的大棉袄。立时他就发了怔,四下转头看了看,就又跑下了高坡。刘泰保却一耸身上了南墙,他趴在墙头上向下笑着,心中暗道:老小子!你别纳闷儿,你的棉袄披在我的身上了!
此时蔡九在下边各处找了半天,并且微微笑着,口中说出了几句江湖间所用的黑话。刘泰保完全听得懂,他却只是暗笑着,一句话也不回答。蔡九所说的意思就是:朋友,你别闹着玩呀,露出面儿来,咱们叙叙交情!我今天没得着手,不信你翻翻我的身上,翻出来就全是你的。天冷。没皮不行,把棉袄还给我,明天我请你喝酒!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几句话,并没人答言,他就气了,又骂了两声。但他也不敢在此多加停留,就往西去了。刘泰保也跳下了墙,又跟随着往西去走。前面的蔡九还时时向后去看,可是因为天色太黑了,星月之光又极为模糊,刘泰保又随得很远,并且躲躲藏藏地,所以他无法看得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