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亦是光洁无比,上面刻有几个大字。
公羊见走近石碑,抬眼看去,只见上面写道:
“一入洞门,便中剧毒。俗求生存,速赴后进。”
要是别人,一见这几个字,怕不吓得魂不附体,但公羊见却不在乎地喉头低吼了一声。抬头向石碑前四周打量去。
但这洞口至石碑前,不过丈远来长,除了黄土地,光滑的洞壁及这座石碑外,什么也没有,连一茎青草也不得见,这毒从何而来?
而且在洞口也没有闻着什么不同的气味。
石碑上四句话,不见有力剑刻划痕迹,仔细一看,原是用指头所写出。
原来,竖立这石碑的人,却是个武功极高的人,从那秀致的笔画看来,这人还是个女的呢!
我们在本书开始发现公羊见这个人,从他那坚忍卓绝,坚毅固执的个性,从那备受折磨强壮的躯体看来,就可知道他是个天赋异禀,资质特出的一个少年。
他见了石碑上的四句话,丝毫不为所动的心生惧怕。
不过,他只是感到有点疑惑。
从这人用手指在石碑上能刻出字来看,这一份功力,当然是武林第一流高人。以这样高的人,他所说的话,当不会假,这洞口处,必布置了什么毒药。
可是,他从嗅觉、视觉中实在没有发现什么异味与异样。
他沉思一阵,不再犹豫地便向内窜出去。
他满以为转过石碑,当然是个洞道,那知大谬不然。
原来,一转过石碑,是一道削壁挡在前面,这个洞就只短短的这么一截。
不过,在他定神一看,削壁之下,却有个二尺见方的小洞,仅能容一人身爬进。
削壁之上,也有用手指刻画着数行字,笔迹仍是前人,那字迹写道: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这分明是一首证道歌。
当时武林人,普遍信仰禅宗,证道之歌,凡是武林健者,莫不深为研究。
公羊见这人从他心性看来,颇具佛性,他看了这四句谒语,虽不能全部领悟,但大致还能体会出来一点。
对于全部意义的解释,以他想,不外是:不必学习又不必修行有道心的人,他的心已经没有妄想了。
因为没有妄想,不必再除妄想,他已经见了本性,本性无所谓真假,所以,他不必再求真理。
众生的心是没有光明的,但是那没光明的心,就是未来的佛性。
众生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那是虚幻不实的,是空是假的,那空、假的幻身,亦即是法身!
公羊见禀性特异,他一将这四句证道歌,了解于胸,顿时对这位刻写这字句的人,生起无比的敬意!
但他不明了,这位高人为什么在此地写下这字句,若说这字句,即是引渡,他则感到自己太渺小了。
以他自己忖度自己,要想做到识破五蕴皆空,四大非有,绝非他所能。
他沉思一阵,崖壁上还有一行小字:
“来人毒已入骨,速进小洞,方能得救。惟记闭目而行,凭手去触。寸地忽弃,得物而止。触手之后,谨记勿忘。妄自睁眼,必遭惨祸!切切遵守,勿自误误人。”
这倒是新奇得很,公羊见可被这新奇之事所吸引了,他可没有把中毒之事,放在心上。认为一个人死生有命,决不能强求。不过,既到此境,也得遵照所示钻进那个小洞探一探,究竟里面有些什么?
他俯下身子,朝那洞口一看,里面黑黝黝地没有一点光亮。若是一个武功平常的人,根本无须闭眼,也看不见身外景物。
公羊见虽未练到视黑夜如白昼,但在黑暗之中,丈远之内,双眼仍能看清景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