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剑飞龙记(219)

2025-10-09 评论


    俞一清答道:“师父倒没有任何主见,他只要我来向师叔请示,戒恶到底是师叔一手教养出来的。”说至此处,沉吟了半晌,又继续道:“至于他的姑姑玉燕,乃是峨嵋静因师太得意弟子,与其师姊紫衣罗刹吕曼音,人称峨嵋双女,各负一身绝艺,戒恶随其下山,倒不会有什么不放心之处。”

    董灵霄哈哈一笑道:“你这个师兄倒不错,忒会帮着师弟讲话。”

    俞一清起身答道:“师叔明鉴,弟子说的这些都是实在话,其中并无丝毫虚假。”

    原来俞一清自从在碧云庄上,受了徐霜眉智取火中铁弹一败之辱,含怒离去,致使大好碧云庄焚于一旦,吴氏兄弟生死下落不明,至今遗恨难忘,却因武当掌教卧云道长执法甚严,不敢擅自行动,此番遇着吴玉燕上山,且吴戒恶武学已具根底,武当秘技十学八九,正好使其下山,与那昆仑后辈一较高下,所以才在董灵霄面前,极力替戒恶说话,期能打动查灵霄之心,慨予允诺。

    当下董灵霄默默略一思索,即吩咐道:“吴玉燕远道而来,与戒恶有骨肉之亲,当然戒恶要去见面,至于将来下山之事,等他们见过面再说吧!”

    俞一清一见董灵霄已有允意,当下也不多说,立即起身告退,带了吴戒恶直往山门外走去。

    原来吴玉燕自从在泸州小镇上,碰到了文武判李扬,得知碧云庄已被焚为平地,两位同胞兄长生死存亡未卜,自己身上虽带了恩师峨嵋静因师太手书,调解方吴两家恩怨,却因迟到一步,辛苦求来的手书早已无用,当然免不掉悲从中来,痛哭失声,虽经师姊吕曼音与文武判李扬苦苦相劝,却仍有家破人亡,孑然无依之感。

    次日与文武判李扬商妥复仇之计,定下泰山大会,邀请各派长老出席,评定两家是非,这才匆匆赶回峨嵋,跪在静因师太面前,哭诉一切。

    静因师太已是长一辈人物中硕果仅存,论起武林中地位名望,尚超出昆仑赤阳子,武当卧云道长之上,不过佛道两门,互不统属,所以来往不多,可是只要是武林人物,不管是正邪两途,一提起峨帽静因师太之名,莫不肃然起敬,尤其是峨嵋信符斑竹牌,所到之处,江湖群雄莫不低头,通行无阻。

    静因老师太享寿已近百龄,头发虽然全白,却仍根根贴肉,满头银丝,看上去威严中含有一股慈祥气概。这时坐在蒲团上望着心爱徒儿哀声哭诉,也忍不住叹口气道:“善哉,善哉,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恩怨相缠,因果不绝。”叹息了半晌,才又安慰吴玉燕道:

    “燕儿,你且起身,到后面休息一番,为师日后有闲下山时,当为你了断这番恩怨。”

    吴玉燕明知乃师这番言语不过是安慰之词,可是日后泰山大会,泰山侠隐夏一尊必有请柬到来,彼时再央求恩师,当有十之八九成功。当下在师父面前痛哭一场之后,心中哀愁略解,谢过静因师太,自回后房休息。

    吴玉燕是年初回山,眼睁睁望到春末夏初,泰山大会之期渺无音讯,心中免不得着急异常,好容易到端阳节前后,师姊吕曼音从江南了断龙凤双幡而回,带来了一些江湖上的传闻,却仍然于事无补,直等到六月中旬那天,只听得半山里“锡瓦殿”上钟鼓齐作,云钹大鸣,山下显有贵客到来,峨嵋掌门人善待禅师升座,正以大礼接候嘉宾。

    静因师太早已悟通禅理,且又素性淡薄,山下钟钹之声虽然听在耳内,却也视作未闻。

    那吕曼音与吴玉燕二人却不同了,直眼瞪瞪望着山下,各自估量着山下来客最谁?

    没有一顿饭的时间,只见峨嵋全山总监督善行禅师快步向紫云庵而来,手上持着一封大红请柬。

    吴玉燕望在限内,心里早已一动,暗忖道:“莫不是泰山夏一尊的请柬来了,我不如先到师父旁边侍候,也好相机进言,顺便听些消息。”一面想着,一面顾不及与善行师兄招呼,迳往庵内而去。

    吕曼音那里猜得透玉燕心意,这时早已向着善行禅师迎上前去,笑嘻嘻地招呼了一声三师兄,问道:“山下来了什么贵客?要大师兄以上宾之礼相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