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后土僧锐气早挫,金风禅师也是俯首长叹,甘明到底还是十五六岁少年,仍是兴高采烈地道:“泰山大会昆仑门下一定是要到的了,到时候各派高手聚在一起,金师父,你可别忘记替我引见啊!”
金风禅师微微点首,眼看泰山在望,这才长叹一声道:“不登泰山,那识泰山之高,老僧枉自学剑数十年,今日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后土僧怒目道:“师兄何必长人家志气,减自己威风,昆仑后辈傲气凌人,也难逃这江湖公道。”
金风禅师道:“师弟火气还是恁地旺盛,这重阳节泰山大会,师弟可要小心在意,以免惹人耻笑。”
甘明赶快接话道:“碰到徐霜眉一打岔,耽误我们时间不少,如今已近正午,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
那东岳泰山,地处山东泰安城北,周围一百六十余里,高达四十余里,山上峰峦重叠,名胜古迹甚多。泰山侠隐夏一尊,数代居住在日观峰下的万竹庄内,原为武当支脉,却求曾出家为道,故独立一门,江湖上俱称为泰山派。
夏一尊年龄已过七十,收得有八个弟子,号称泰山八龙,大弟子陈金龙,二弟子向立龙,三弟子黄飞龙,四弟子冯卧龙,五弟子刘天龙,六弟子赵潜龙,七弟子陈云龙,关山门的弟子李腾龙。
金风禅师一行三人,刚一行抵泰山南天门下,只见门边道观内早已闪出两人,全是武士装束,为首一人年约四旬,身形瘦长,后一人年龄较轻,身材却甚壮硕,望着甘明招呼道:
“这位小兄弟可是天台甘小侠?在下有礼了。”说时两人一拱到地,礼数甚是周到。
甘明放眼一瞧,见说话之人甚是眼熟,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一面细细思索,一面也赶快还礼道:“在下正是甘明,兄台是那一位,恕在下眼拙……!”
后首之人哈哈一笑,接话道:“在下泰山冯卧龙,苗山碧云庄上,曾与甘小侠一面之缘。”
那冯卧龙一提名号,甘明早记起在碧云庄上,金叶丐曾替他引见江湖上许多成名的英雄,只是人数太多,无法一一记住,第二天又是仓卒离去,事隔一年,当然无法再想得起。
那冯卧龙却不同了,那时甘明年仅十五岁,只是一个小童,却是由金叶丐领来引见,更提起是天台卢大侠之后,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当下两人见礼之后,更复替金风师兄弟介绍,那冯卧龙前面之人,乃是他的大师兄陈金龙。
泰山侠隐夏一尊为人精明仔细,江湖经验老到,这泰山大会虽为调解方吴二家恩怨而起,却在是非尚未了断以前,难免方吴两家各有友好,稍一话不投机,即能引起争斗,碧云庄上华山,点苍等派弟子,已与昆仑结下怨仇,所以特在南天门前,派下大弟子陈金龙为总知宾,迎接各派门下上山,分开住宿,以免再起争端。
冯卧龙前曾到碧云庄上寿,对吴氏昆仲友好已都熟悉,所以又命他协助陈金龙款接,以易辨明来客身份。
陈金龙与金风禅师等见礼之后。便笑说道:“铁木大师已早抵泰山,彼本欲早就离去,却吃敝家师苦苦相留,又道是泰山大会请柬,因不知禅师行踪,未能送奉,然禅师恐亦能辗转听闻,届时自会前来,想不到禅师等果然光降。使我泰山大会生色不少,铁木大师已引颈相望,请即上山吧!”
陈金龙言语未毕,只见道角内早飞出一只白鸽,迳往日观峰下万竹庄飞去。
金风禅师嘴上谦逊了几句,当即由冯卧龙陪同,取道万竹庄,沿途风景极好;山花满地,古木参天,那万壑松风,与飞瀑流泉,汇成一片清籁,令人流连赏玩不尽。
几人脚下皆是极快,没有一顿饭的时间,那万竹庄早已在望,只见是楼阁行连,建筑宏伟,更且房屋并不集在一处,依地势而建,四下分散,占地极广。那正中黑漆大门边早已站着一位老者,一见金风禅师等三人行近,迎面一揖到地。
金风禅师等也猜到那老者是谁,想不到他竟以一派之尊,对外人如此谦恭,确也是难得已极;当下顾不得其他,赶快恭身还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