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陈九渊横练外家功夫,更精通十八般兵器,这时手上则是提了一支长枪,望见汤光亭左手执刀,心想:“他是左撇子吗?但是我记得他平时都用右手,若是中途忽然使出左手刀,不是更能有出奇的效果吗?为何一开始就用左手握刀,让我先有防备?要不然就是他其实厉害的还是右手刀,先用左手握刀来混淆视听。”他是铸剑山上第二代出类拔萃的人物,虽然木讷寡言,但只在山上教人练拳,哪能满足他年少追逐未来各种可能的心?能有机会独当一面,有机会与大人物相处学习成长,那么将来成功立业,也是按部就班可得的。如今汤光亭既然平安回来,他便不再抱接掌跑马寨的希望了,所以他决定往外发展,而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他是说什么也要争取的。
陈九渊看着汤光亭,内心转过无数个念头,最后心中暗想:“汤兄弟,这跑马寨是你的,我不跟你争,这外头的差事,你就让给了我吧?”虽然汤广成已经说了是两个人一起去,但两人当中,总有个主副,陈九渊清楚得很,这会儿两人争的,便是这个可以拿主意的正使。
陈九渊心思甫定,说道:“汤兄弟,你年纪比我小,你先进招吧!”汤光亭笑道:“陈二哥哪的话,我年纪虽轻,下手可不轻。咱们谁也甭让谁,哥哥一动,小弟也立刻动手,谁都不吃亏,如何?”陈九渊不喜多言,只道:“甚好!”枪头向下斜引,轻轻触着地面,接着忽然暴喝一声,枪头昂起,往前疾冲,其势如长虹贯日,状若矫龙出水。汤光亭但见陈九渊的身子被枪身拖着走,宛如牵着一头饿了三天,刚刚出柙的猛虎一般,不禁暗暗赞赏。他原本以为像枪矛这一类的兵器,只有在军队阵战中,步兵用来对付骑兵才比较有用,没想到这样一根看似笨拙的木棍,在陈九渊手中却像是有了生命一样。
这不仅是汤光亭看得激赏不已,场边观众也早已大声叫好起来,只有少数几个还顾着汤广成的面子,不敢叫得太大声。然而不管是真心忘情的喝采也好,还是有所保留的心虚喝采也好,大家的嘴巴还张着没来得及闭上呢,却见汤光亭身子一矮,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向前去,并在千钧一发之际,将脖子一歪,避过致命的枪头,跟着左手刀出,顺着枪身滑去,便去削陈九渊的手腕。
原来那汤光亭手上出招虽不用内劲,但是进退趋避之间,体内内劲自然发动,速度之快,已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及,众人的那声喝采叫到一半,都不约而同地变成了惊呼。
那陈九渊的惊讶可不亚于众人,见汤光亭这一刀又快又急,连忙将枪身一抬,左掌伸出,便要去抓他的刀柄。汤光亭刀势受阻,只得缩回,顺势转过刀柄,用刀背去砍陈九渊的手腕,便这么一阻,陈九渊已经有余裕抽身后退。
但是汤光亭的兵刃短,陈九渊的兵器长,汤光亭哪能让他拉开距离?右足一点,立刻又窜身向前,陈九渊倒转枪头的动作根本赶不上他的速度,百般无奈,只得回旋转身,再往后跳开两步。汤光亭毫不放松,跟着踏上两步。
便这么一个追,一个退,虽然两人才过了几招,大家也都瞧出来是谁占了上风。
陈老在一旁见儿子被汤光亭紧咬着不放,空有一身功夫却使不出来,心中焦急万分,只想大喊:“不公平!”却无法真的说出口,因为武器是儿子自己选的。
转眼间两人已经拆上了几十招,陈九渊绕着校场不断后退,完全都是防御遮拦,毫无进攻的机会,忽然听得“啪”地一声响,只见陈九渊奋力将手中长枪一折为二,成了右手短枪,左手短棍,双手交错,还上了第一招。
汤光亭见陈九渊当机立断,反应灵敏,也深感佩服,便将近日所学左手刀法,在陈九渊身上做一个充分的印证。但见他直劈、横砍、左掠、右削,在陈九渊右手短枪戳刺、斜挑,左手短棍挥击、点打,两面夹击下,依然是游刃有余。陈九渊明明只瞧见汤光亭使来使去,就只是那十三招刀法,自己却仍是遮拦多,反击少,至此已知对方的武功其实远远高过自己,虽然不愿就此认输,但心中怯意已生,便不由自主地加强防守。
高手对阵,对手内心细微的变化,都能从他的出招方式,力道强弱瞧出端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