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镇山身后闻声转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躬身道:“是的,师父!”薛远方道:
“宋师侄执迷不悟,只是多伤弟子,又何苦来哉?善清,朱兆和是你师侄,也是你的晚辈,下手别太重了。”善清嘴角含笑,应道:“是!”
两人尚未走到场中,台下又骚动了起来,只听得康永疑说道:“焦大师,你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刚刚他偷袭汤光亭不中,更欲追击时,却是焦赞一掌拍来,劲道猛烈,康永疑不得不接,在准备不及之下,一接之后,又震得他手臂发麻。康永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可拉不下这个脸来,便出言质问。
焦赞道:“康先生出手偷袭,原是你的不对。”康永疑道:“我偷不偷袭,与大师何干?大师可别忘了,你是站在哪一边的?”焦赞道:“康先生不问,我还忘了说。老纳奉了赵王爷之命,特别陪同汤兄弟前来,自然得保他生命安全。”康永疑暗暗吃惊,问道:“此话当真?”话一出口,便觉得自己是多此一问,因为焦赞心思单纯众人皆知,而既然单纯,就不太会编造假话。所以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么此事就一定真的了。
玄玑注意到他们的谈话,朗声道:“焦大师、汤兄弟,你们来得正好,上台来吧!康先生,你也一起上来吧!”焦赞道:“甚好!”心想康永疑不至于再为难汤光亭,便率先飞身上台。康永疑一击不中,自然不愿自贬身分,再追击汤光亭,也跃上台去。汤光亭微微一笑,说道:“二哥,你在台下等我。”原来陈九渊此时也已赶到他身旁。
汤光亭慢慢地踱步上台,一边搜索着万回春的踪影,但原先他所站的位置已经空无一人,而他脚下也不停步,走上台抱拳与玄玑道:“真人喜从天降,精神健旺,当真可喜可贺!”玄玑知他言不尽实,但不愿在这节骨眼上多生事端,便道:“汤兄弟远道而来助阵,贫道感激不尽,待此间大事一了,再由贫道作东,请汤兄弟喝上几杯,如何?”汤光亭笑道:“真人太客气了,小可受之有愧。”两人哈哈一笑。
场中善清与朱兆和早已开打,台下既已无事,众人的眼光都又回到台上来。汤光亭但见善清剑法严谨,攻守有度,手段相当高明,再见那个叫朱兆和的,出剑却相当快速,而且雷霆万钧,威力惊人。汤光亭心想:“这人不亏是宋镇山的徒弟,照他这样出剑,只要余力不衰,善清只怕挨不住。不过反过来说,只要善清守得好,所谓强弩之末,败革不穿,朱兆和衰弱下来的时候,也就是他下台的时候了。”
汤光亭存心捣蛋,看了一会儿,便道:“这善清师兄的剑法相当不错,不过比起薛道长来,还差那么一截。”薛远方心道:“你说的不是废话吗?我是他师父,当然比他要高明。”但他不知现在的汤光亭武功大进,正纳闷着玄玑师兄为何对他如此客气,当下并不搭理。只听得汤光亭续道:“你瞧,他这一招左手肘抬得太高,若是薛道长来使,右手剑上的内力强劲,自然可以补过,但是善清师兄的内力火候还不够,要用这一招,可有点太勉强了。”薛远方听他竟出言数落自己徒弟的武功,忍不住“哼”地一声,说道:“是吗?”
汤光亭正是要他搭腔,续道:“当然啦,你瞧,他这一剑可又刺得太重了,若是道长来刺,这位朱兄弟自然不得不防,但是善清师兄的劲道可强不到朱兄弟哪里去,若是朱兄弟顺势抢上,善清师兄恐怕要吃亏。”那善清听了不禁有气,心道:
“你这臭小子懂个什么?居然敢在我师父师伯面前大放獗辞。”但薛远方师徒却十分有默契地来个相应不理,都想先打败了朱兆和再说。
汤光亭见状,更毫不松口,不论见到什么,都随意批评。起先玄玑想他顺口胡诌,并不以为意,但听到后来,也不经意地照着他说的内容,往善清的剑上印证而去,但觉汤光亭所说,并非全无道理,这一下子他又惊又怒,再瞧了几招,却是惊讶多,而怒气少了,心中骇道:“这小子目光如炬,日后大是劲敌。”那宋镇山在一旁比玄玑更早瞧出,心道:“不过几日不见,他居然能有如此见识,实在令人刮目相看,而他又怎么与无极门结交了呢?而既与他们一道,却又当场指摘善清的缺点,难道他有心帮我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