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光亭紧紧地盯着那怪老头,想他听了这几句话,一不高兴,立刻就会动手,没想到那怪老头脸上并无明显的表情,淡淡说道:“你说的,倒也有理。”汤光亭一愣,随即笑道:“是吗?”眼前一花,那怪老头双手一分,双掌左右同时按到。
那汤光亭但觉前方两股强大的劲力,便如浪潮般一下子便拍了上来,事前不必任何准备,威力又偏生如此之大。汤光亭心下骇然,自觉生平所遇过的武林高手,只有莫高天与玄玑两人足堪比拟。当下不敢怠慢,右手天遁剑法,左手左手刀法,同时使出,那怪老者其实也犯了与薛远方相同的毛病,旁观时总觉得自己可以如何如何躲过这一剑,回击哪一招,一待自己上场,才惊觉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在场的只有玄玑吃过这个亏,知道厉害,所以这个怪老头自愿先上场,他会勉强先把面子问题放一边,就是还想要从两人的对战中,再仔细瞧出汤光亭剑法的端倪。
那怪老头想显得自己举重若轻,所以表面上轻描淡写,但骨子里却卯足了全劲,而汤光亭的心里以觉得此人不凡,同样也是全力施为。结果两人刀剑拳脚一沾上,就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给罩住了,两人越打越快,劲道也一分一分地往上加,连想缓一口气都做不到,深怕自己只要稍微这么一缓,立刻就要着了对方的道了。
两人心无旁鹜,转眼间便这么过上了百来招,两人都对对方的武艺钦佩不已。
只是汤光亭一来已经连斗了三人,二来他的剑术刀法虽高,但所谓的功夫,还是要靠经年累月不断练习而来的,怪老头的武艺精湛,已臻炉火纯青的地步,渐渐地,汤光亭只要内力用的稍有不纯,或是刀剑方位拿捏得不恰当,身子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掌力带偏,就好像喝醉酒一样,连站都站不稳。汤光亭越是吃惊,这种现象就越常发生,当下冷汗直流,前襟背心霎时满是汗渍。
蓦然间,那怪老者大喝一声,伸爪往汤光亭的剑上抓去,接着只听到“铮”地一声,汤光亭但觉手心一麻,手中长剑拿捏不住,竟脱手而出,直往半空中飞去,不久远远地落到了台下一旁的草丛当中。
汤光亭大吃一惊,这还是他自从练成天遁剑法以来,头一回遇到的状况。不过也正因如此,他左手刀法反而可以不用再受右手剑的羁绊,而得以充分发挥,只见他临危不乱,左手一招“缠头侧架”霍地使开,怪老头不敢直缨其锋,退步往一旁让去。
原来天遁剑法原本威力极强,汤光亭限于火候,目前只能发挥七成功力,那也是无可奈何,杨景修看破此处,想了一个用左手刀法补足的办法,原也是个不错的想法,只是力分则弱,那布条上所载的刀法再高明,毕竟也只是双手刀法里的一半,所以汤光亭的刀剑合璧,就如同那怪老头所说的,出奇有余,威力不足。更因为相较之下刀法较弱,一旦遇到更强的对手,刀剑合璧之时,往往都靠剑法去补刀法的不足,那怪老头眼光独到,瞧出此节,反倒给他突破天遁剑法的机会。那就是唯有趁着他刀剑合璧之时,先攻左手刀,引得右手剑来救时,再趁隙弹去他手长剑。在那怪老头来说,只要汤光亭手中无剑,那他其他的武功就不足为虑。
但是此刻汤光亭手中长剑已经弹走了,左手刀法却忽然强了起来。那怪老头没料到他刀法也这么厉害,虽然吓了一跳,不过这刀法终究不比天遁剑法,数十招后,怪老头渐渐又占了上风。那朱兆和见情况不妙,倒转长剑,喊道:“汤兄弟,接剑!”
奋力将手中长剑向汤光亭掷出。
长剑凌空激射而去,位置便在汤光亭身后,那怪老者想阻拦也阻拦不了,显然是朱兆和计算过了的。汤光亭暗道一声:“好!”手腕翻来,便要去接,忽然“铮”
地一声,那柄长剑居然半途跳开。汤光亭定眼一瞧,却是玄玑一剑刺出,轻轻巧巧地点在剑身之上,同时听他说道:“这可不算。”然而说时迟,那时快,陈九渊不知何时正凑在那柄长剑的去处,起脚一踢,正好踢中剑柄,那柄长剑受力在半空中滴溜溜地转了几圈,往汤光亭的所在落去。
但是玄玑已决意插手,口中说道:“你的手脚倒满灵活的,要是在这里将手脚打断了,不觉得可惜吗?”手里长剑疾刺而出。不过这一次他剑上真气充满,光听破空之声,就知非同小可,陈九渊急忙低头避开,只听得“当”地一声清响,这一回那一柄在空中几度往返的长剑,叮叮当当地断成了好几截,破片四下散开,台下几个距离比较近的,纷纷惊叫躲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