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长剑门上下便开始张罗遣使北上事宜,为了争取时效,每人都备马一匹,只有梅映雪因为精神恍惚,怕她摔下马来,便与林蓝瓶共乘一匹。另外汤光亭与林蓝瓶并不负责代表长剑门,而由同行的石百成与朱兆和负责所有接洽事宜。其中文件书信由石百成贴肉而藏,金钱财物则由朱兆和保管。临行前由宋镇山再三叮嘱,无非是闲事莫理,闲地莫停等等琐事之后,五人四骑当日便即出发。
这时时序节气已进入处暑,天候还算怡人,驰马奔跑,快意畅然。五日之后,众人来到长江边上,等船过江。那时虽说南北情势已经有点紧张,但是前些日子,李煜才又差人运送白银二十万两、绸缎二十万匹到汴京进贡,去资助他的敌人,妄想能够让赵匡胤缓一缓手。因此汤光亭拿出当初赵光义写给他的手谕,南唐守军依旧买账,恭恭敬敬地连人带马送上渡船。
到了长江北岸,赵光义的手谕那就更有效了,汤光亭只消说一句:‘奉王爷谕办事,回去寿春覆命。’那宋国兵士全都像是听到了圣旨一样,态度恭敬,主动给马匹送上粮草,以资路上所需。石百成与朱兆和见戍守江边的宋军,船只粮草齐备,军营营帐星罗遍布,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南唐君臣还心存侥幸,醉生梦死,石朱二人面面相觑,都觉得选择往宋国靠,是绝对错不了的。
这一日来到桐城附近的小镇,五人刚刚走进镇上街道,一马当先的朱兆和突然手按剑柄,石百成在一旁赶忙伸手拦住,说道:‘朱师弟,冷静一点。’汤光亭从后面勒马上前,定睛一瞧,原来迎面而来一老一少,正是李坤松与甘俊之。
汤光亭更向前去,他人在马上,居高临下,说道:‘李前辈,你的身子大好啦!’甘俊之向前一步,说道:‘跟我师祖说话客气一点,下马来!’汤光亭摇头道:
‘不下,不下。那一天你们跑得那么快,害我追都追不上,这一次我得骑马追,说什么也不下马。’甘俊之怒道:‘当日莫高天给我师祖打了个半死,还不是下手时念着同门之谊,留了几分力气。今天你倒是嚣张,真后悔那天放过了你!’汤光亭想他得了便宜还卖乖,当真是要气炸了胸膛,但想到过了这么些时日,李坤松的内伤只怕是好得全了,自己这方虽然人多,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便道:
‘我跟甘兄又有什么仇了?犯得着这么大动肝火吗?咱们那时不是说好了,那一天的事情那一天解决,玄玑真人也可以做证。’甘俊之手按剑柄,说道:‘那是两码子的事。既然你想替莫高天出头,那便吃我一剑!’说罢‘唰’地一声拔剑出鞘。汤光亭心道:‘这可是你逼我出手的。’反手才摸到剑柄,忽然有人喊道:‘两位请住手!’音调熟悉,汤光亭待那人走近一瞧,原来是高智阳与范忠义几人。
汤光亭赶紧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见过高大人!’石百成与朱兆和听说是个官,也赶紧下马来。只听得高智阳续道:‘汤兄弟,你在江西闹场的事情,已经传到了王爷的耳里,他老人家可不开心了。你可别又在这里跟甘兄弟闹开了,我们可是还有正事要办呢。’
汤光亭道:‘这可是天大的冤枉,我到江西去,说明了是帮玄玑真人将长剑门给拉进来,没想到他老人家脾气不好,一言不和就跟人家打起来了,我和焦赞大师到的时候,他们正打得如火如荼呢,怎么这帐也算在我的头上了?该不会是有人故意要挑拨离间吧?’说着,往李坤松瞧了一眼。李坤松道:‘我还没见着王爷呢,你不必看我。’汤光亭回过头来,续道:‘这件事情,焦赞大师可清清楚楚,王爷若要怪罪,我可找他帮忙证明证明。’
高智阳将信将疑,说道:‘那你没帮着劝架,却跟着大家瞎搅和,那还不是没办妥答应王爷的事。’汤光亭笑了一笑,心道:‘还好我有先见之明,知道要绕回去长剑门,朱兄与石兄刚好替我圆场。’回头笑道:‘朱兄、石兄,请你们上前来,我来跟你们引荐引荐,我眼前这位是高大人,在王爷跟前办事,是王爷的左右手。’石百成与朱兆和连忙向前行礼。高智阳问道:‘请问这两位壮士是……’石百成道:‘晚辈石百成,奉掌门人命,前来宋国拜谒王爷。’汤光亭道:‘这两位便是江西长剑门的两位师兄,这回奉命跟了我北上,就是要来跟王爷覆命的。’高智阳一听,又惊又喜,说道:‘此话当真?’连忙招来从人,吩咐在附近找一处客栈酒楼,先摆上酒席。从人应命而去。高智阳立刻说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处,还请两位壮士移步,其他所有人,也都请一起过来。’大伙儿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又有免费的酒菜可以吃了,都乐得答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