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允中道:“哪里的话,只是我们生意人万事以和为贵,为了一点小误会大动肝火,最后刀剑相向,岂是我辈生财之道?”徐凤五笑道:“那倒是。”便与儿子一同退下。那和仪见大家闹了个灰头涂脸,两败俱伤,甚感无趣,亦黯然退下。
如此一来,那位充当和事佬的青年反倒是出尽了锋头。那淮南西路防御使高大人坐在首座,见那青年汉子相貌堂堂,武功又如此了得,便道:“这位壮士好身手,不知尊姓大名?家在何处?现在以什么为生?”那青年道:“小的名叫甘俊之,扬州人士,与大人的辖区只在比邻。平日喜欢抡刀使枪,七岁那一年,因缘际会,拜在天台山玉霄宫门下学艺,前年艺成下山,目前四处游历,居无定所,今日见誉满江湖的丁府张灯结彩,便进来瞧瞧热闹。”
那高大人摇头道:“你堂堂八尺之躯,武功又这般了得,当立志创业立功,好好地闯出一番事业才是,怎地这般游手好闲?可不是枉费了你一身的好武艺。”甘俊之脸色微变,惭道:“大人教训得是。小人何尝不想有一番大作为,只是天下虽大,沽名钓誉者更多。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难得遇上明主,徒叹奈何。”高大人笑道:“眼前就有一个机会,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甘俊之眼睛一亮,说道:“不知大人的意思是……”
那位高大人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缓缓走到大厅中间,两只眼睛淡淡地向四周巡视了一遍,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若从黄巢之乱开始算起,天下战乱,至今已满百年。这一百年来,中原板荡,东乱西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光是前朝梁、唐、晋、汉、周五代,短短的五十三年内,便一共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还有那吴、蜀、岐、闽、楚、唐、汉等等,人人旗帜一张,就要僭称帝号,裂土为王。其中篡弑相寻,动见兵戎,更莫说那外夷环伺,趁隙而入,今日决黄河,明天打草榖。这黎民苍生的苦难,不知要到何时方休呢?”
众人听他说得真切,触动心灵,都颇为动容。甘俊之内心亦不禁澎湃起来,说道:“大人说得是,无论是谁胜谁负,谁兴谁亡,受苦受难的永远是天下的老百姓。”
没想到那位高大人摇一摇头,说道:“那却也不尽然。这天底下的英雄人物,有的是应劫而生,就像是黄巢,有人说他是天煞星下凡,注定要带来杀戮;相反的,有人却是应运而生,唯有他才是真命天子,最后终将一统天下,带来万世的太平。”
众人自然都晓得他说的是赵匡胤。虽然那时的赵匡胤早已经坐稳龙廷,登基十三年有余,只是大宋王朝的版图,比之当年唐朝是远远不如。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急于想真的一统天下,那也是按常情推断,可想而知的事情。只是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好似只有他赵氏打天下才是正统,其他的都不过只是以兵祸荼毒天下百姓的残忍好杀者一般。众人当中也有一些是从其他属地来的,原先听他说得有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者,倒也都留心听讲;但听到后来,越觉得不像话,不由都皱起了眉头。
不过也有人想,要是赵匡胤真能统一天下,从此天下太平,倒也是美事一桩。
那甘俊之虽非着天生一付悲天悯人的心肠,但脑筋却颇为清楚,听到这里再不犹豫,一个箭步上前跪倒,拱手说道:“还望大人成全!”那高大人哈哈大笑,伸手将他扶起,说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丁允中眼见自己好好的一场寿宴临时串演出了一场闹剧,心下颇为不悦,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嫌恶的反应。
他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别扭的感觉,依他如今在江湖中的地位,纵使不算是呼风唤雨,却也从来不需看别人的脸色。
但眼前这一位高大人却让他不得不顾忌三分。丁允中勉强从嘴角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甘少侠今日得遇明主,正所谓千里马得遇伯乐,实在可喜可贺。”转头过去说道:“筵席准备得如何了?”一旁自有仆人答腔,道:“全都在厅上伺候着呢!”
丁允中道:“那便快请各位大爷移步吧!”那仆人答道:“是。”正想开口招呼,却见那高大人将手一摆,说道:“且慢,这一杯酒是非喝不可,只是在喝酒之前,我还想先向庄主额外道一声恭喜,双喜临门,这酒喝起来,可更有味道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