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银铃(511)

2025-10-09 评论


    无困亦无通;

    双修离诸物,

    勤求定慧因;

    须知火宅内,

    无碍自通行。”

    右署摩诃尊者谨志以赠有缘,王子夫妇至此,始知数由前定,郭惹雅那所说的话,业已应验,短时绝无法出困。只是后两句偈语,词意晦涩,意义难明,又似指示修为口诀,又似指点出困方法,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意义,也就只好算了,灰尘全部扫净以后,在石案下又发现有两个深不可测的小洞,不知是干甚么用的,俩人都把它忽略了过去,倒是另一面的墙发现一道用石栓塞住的泉孔,确实舍他们欣喜了一阵,因为雪魄公主很爱干净,有了这道细泉,就不至于变得像泥人似的了。

    俩人在这山腹的石室里,住了下来,勤修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那石案的一个小洞里,冒出一丝一丝的火焰出来,刹那间,室内温度急剧上升,热得他们汗流如洗,差不多皮肤都焦了。幸亏他们都习得有深厚的瑜珈内功,才算勉强忍受下来,好不容易那小洞的火焰,又慢慢地缩了回去。可是人也疲倦得几乎奄奄一息,时间再要稍久一点,怕不双双到阎老五那儿去报到去了。

    可是,当他们逐渐恢复疲劳以后,没有多久,那另外一个小洞,又突然冒出一股股的白气,霎时室内变得像寒冰地狱一样,比起圣母峰的山顶,还要冶得使人难受,简直把人的全身血液,都要冻得凝结起来,那滋味,真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但山腹之内,无处可逃,两夫妇又只好咬紧牙关,强运内功相抗,总算又挨了过去,那个小洞的寒气,也慢慢地缩了回去。

    就这样,两个小洞,像有周期性似的,间歇地从地底冒出火焰与寒气。简直使得他们两夫妇疲于奔命,那一份苦痛,简直不是常人受得了的。如果不是那缸灵石乳,有怯热退寒,补足元气的功效,就是他们夫妇两个,也受不了这种长久的煎熬。

    由于不断运功抵抗这两种冷热的侵袭,他们的内功,不知不觉地突飞猛进起来。慢慢地,也就习以为常,不以为苦了,同时,更让他们体会出不少心得来。只要他们平心静气,对于那冷热二气,不加理睬的时候,就感到好受得多,微一动念,酷寒燥热,立郎使他们感受不了。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熬练,俩人终于得到个中三昧,把那一个浮动的心灵,完全静止了下来。

    大概两个小洞的寒热之气,交互冒出十次以后,当那个热洞第十一次冒火的时候,王子夫妇照着以往的经验,双双盘膝趺坐,视若无睹地用起功来。慢慢,情形似乎有点不对起来,那热的感觉,并不像以往那样,只要运功一周,就会减退下去,竟是愈来愈热,同时,体内丹田的一把欲火,也蠢蠢欲动,大有令人走火入魔之势,最初,两人还能勉强忍受得了,捺着性子强行运功,外抗炎热,内压心火后来竟是越来越感到不行,眼看就要双双走火自焚之际。

    突然,石案上最后那两句偈语,同时在两人的脑海里闪了起来。“须知火宅内,无碍自通行。”

    俩人心中暗自念到无碍自通行这一句偈语的时候,登时感到大悟。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不起分别,何来水火。无碍无碍,心中自碍,抗甚么炎热,压甚么心火。

    哈!刹那问,还有甚么燥热,还有甚么心火,内外浑然一体,但觉满室红光,我即是火,火即是我,王子夫妇两人当即进入涅盘境界,无想无无想,非修非非修,根本已不知我之存在。

    良久,良久,俩人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方始从禅定之中,回复过来,但觉体内气机,活活泼泼,流畅不已,心中再无一点杂念。

    本来,郭惹雅那传授给他们的那一篇双修心法,因为词意太深,无从领会,一直没有修练,此时,却已完全贯通,再也没有半点疑义了。外界物相,本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相,运功相抗,即已着相,即是分别,外火内火,交相煎迫,那里不会产生魔相呢?一旦浑忘物我,则内火外火,融为一体,功力自然突飞猛进罗!怪不得现代有许多瑜珈大师,入火不焚,吞毒不腐,使得那些科学家,瞠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