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飘渺步(153)

2025-10-09 评论


    当他一口气读里面的记载以后,不禁摇头乍舌,叹为观止,想不到古人的文化,竟然达到这样的颠峰!

    原来这岩洞府的主人,乃战国末期,墨家钜子之一,自号明因老人。

    因墨家思想,讲究自苦利人,虽摩顶放踵,亦在所不惜,但因当时诸侯,多数崇拜权力,自然与这种思想,格格不入,墨学始终推行不开。

    明因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自己的一生精力,放在精研武技与艺方面,准备以个人的力量,游侠于世,永为人群服务。然个人力究属有限,何况他这样一来,更遭大恶,那些崇拜权势的诸侯大夫几乎人人恨他入骨,千方百计仍欲杀之而后快,几乎弄得他在天下找不到可以容身之地。

    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对于他们这种行迳的人,更视为眼中之钉,因而大索天下,广事杀戮,以求帝业之巩固。

    明因老人在此情势之下,自知无法与此一代枭雄相抗,只好携带历年搜集之典籍精华,远遁苗疆暂求自保。

    由于他对天文,地理,医算百之学,均有极深研究,到了此地以后,马上发现此地山腹中空,内孕灵玉,对于自己隐迹秘迹,修练玄功,均有极大帮助,遂由山顶岩孔之内,进入此地,开辟了这座洞府作为自己藏身之处。

    但他是一个积极救世的人,隐居几年以后,始终感到有点不太甘心,尤其是自己一身所学,假如就此失传未免太可惜了。

    于是在风声稍静的时候,又出外物色了一位弟子,准备传以衣钵,代他出外行道没有想到那位弟子的本质太坏,城府又深,等到他发现这位弟子的劣迹,准备清理门户的时候上位弟子已早有所觉,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竟然趁他入定的时候,将洞门反锁,给逃了出去!

    明因老人当初建造这座洞府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此事发生,洞门的暗钮,只在外面设置了一处,而且一切斧凿之类的工具,也都被那位弟子带走,因此再也无法出困。

    幸好洞内有一道玉乳灵泉,不但可以解渴,并且可以充饿,人虽因在洞府里面,总算还不致于饿死罢了。

    这一来,他除了潜心在内研究学术,修练玄功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情好做了。人在这种情形之下,用功一年,可以赛过平常用功几年,结果不但一切学问,均已登峰造极,玄功亦因而大成。

    最后,终于返虚入明,转识成智,洞悉天地奥秘,对于整个宇宙的因果流转,整个给弄明白了。

    本来,以他这时的武功,根本不须任何工具帮助,即可出困,但因静中推究,知道自己此时的研究,尚干天忌,还没有到达人间推广的时机,而且治乱相因,更用不着逆天行事,落个徒劳无功又何必要出困呢?

    同时还推算出自己的道统,必须在数百年后,方始有人继承,因而对于另觅传人的念头,也打消了,自然更用不着出困了。

    不过,他为了使自己以后的传人,能够得到自己的真传起见,特在生前,将各项典籍!

    与自己的心得,按照修习的程序,妥加整理注释以代亲授。

    接着,又恐怕这些东西,落人邪道人物手里为害社会,虽然缺乏工具,凭着一身功力,仍旧在洞内布置了许多机关,将这些东西一古脑儿秘藏起来,并将此事记载于秘录之内。

    如果来人得不到本秘录,其他的东西,也就永远无法获得。一切安排妥当以后,方始将取得这部“秘录”的指示,以磁石录音的方式,留在自座榻前面的蓝色石片下。

    如果来人心地善良,一定懂得敬老尊贤,自然会对他的遗体跪拜,只要来人的额角,触及那块石片,石片受到气机感应,自会将指示说出,指点来人去取那部“明因秘录”,完成自己的心愿。

    完成此事以后,方始端坐王室石榻,悠然坐化,因石榻为寒玉所制,遗体也就成了一尊不朽的法像。

    在这段记载之后,秘录里面,就是指导来人练功的步骤,与按顺取得各项典籍的方法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