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阶段里,他所需要修练的,是一种扎基的玄功,叫做“潜虚元功”。这一种玄功,是明因老人穷究宇宙奥秘以后,发现万有均由阴阳二气,相搏而成。二气,动则散为光、热、力、电、凝则构成实体。
人得二气之精,虽与草木土石,飞潜动植之类的万物,同为实体,却能自主二气之动静散凝,发挥二气之功能,所能自主者虽不太多,即已成为万物之灵。其中睿智之士,略窥此中奥秘,深知人体潜能无限,如果能够打破生理上的极限一定可以与天地同寿,万物同德,因此产生了仙道玄功的修练。
然以未明究竟,虽然因此将生理上的潜能,发挥到了极限,再进一步,就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偶然也有一两位,偶然巧合获得大成的人物,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是记载不详就是乱说一通,无法使人了解。
“潜虚元功”即依此根本之理参悟而成,使得心意与二气相应,一旦掌握了二气消长之因,自能随一息加以变化。
本来,这种夺天地造化的功夫,极难修练,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决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但天下就有那么巧的事情,罗天赐以前在南海魔岛之上,得五凤丹气导引,无师自通的那套特异的内功心法,竟然与明因老人所创“潜虚元功”的初步筑基功夫,暗暗相合,只不过罗天赐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已,看到老人“秘录”之中的记载以后,登时豁然贯通,不到半年功夫,即已小有成就。
这时,他体内的真气,不但可以分合由心,隐显随一息,而且可与外界二气相感,使得四周的事物都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支配,使其发生变化。
比如说,四周的空气,本来是阻碍不了任何多物的,但在罗天赐的功力运转之下,却可以使得它们变成一层有盾,碍的无形气障,就是神兵利器,也砍它不动。假如说存心使,真气扩散的话,则可以发光,发热,忽刚忽柔。
如果聚于一点,则不但飞花摘叶,均可伤人,就是虚空一指,也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而一点看不出伤痕来。
心与外合的话,不但入火不热,入水不浸,功力高时,即使砖石壁,也挡不住他的身体,简直可以透体而出,而墙壁如旧。
当然,这许多神通,一定要行起功来才可以办到,但时间的长短,却受着修为深浅的支配,罗天赐虽然小有所成,如果想仗此出困,还无法办到。
在这个阶段里,除了修练“潜虚元功”以外,还得把那些露出地面的书籍,整个研读完毕。
这本来也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事,但罗天赐把那些典籍核查了一下,发现里面大多数都已经读过,只不过自己读的,内容方面,因为流传太久,错误的地方很多而已,这一部份书籍,只需要校正一下错误,就可以了,真要仔细读的,只有四分之一还不足的一些失传绝学,因此,这一方面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所以,第一个阶段的修习,仅仅只一化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已达成明因老人所订的进度,可以开始第二阶段的功课了。
这时,他才发现,隐藏第二阶段各项典籍的机关,必须运用第一阶段的学术知识,加以推断,才能找得出来。
当他把机关的位置算出找到以后,更非运用玄功,无法加以开启。
这种措施,恰好等于所学的考验,罗天赐不禁对于这位先师设想的周密,感到无限的钦敬!
第二阶段在武功方面,为招式的变化,但无”定法则,只不过指点他如何观察万物之变化,了解其中生克的道理,则任何动作,只要运用得宜,都可以成为绝招。这一点说容易固然非常容易,说难却比任何事情都难。
第一,自然现象,隐显不一,想要彻底观察无误,如果不借助科学的仪器帮助,往往差之一毫厘,失之千里,结果不但无益,反要闹出笑话。第二,常人受着生理构造的限制,即令观察正确,对于万物的动作,也无法学得一模一样,真正灵活运用,所以任何招式,变化都不可能达到没有半点空隙的境界。假如学会了“潜虚元功”,情形就不一样了,不但自己身体的活动,不再受生理构造的限制,可以学甚么就像甚么,而且五官灵敏的程度,也比常人不知道高明多少倍了,只要懂得观察的方法要领以后,即令没有仪器的帮助,也不致于发生错误,只不过比较费事罢了!假如能够做几样器材补助观察,再加上思维的推究,几乎可以百无一失,而且轻松很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