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发现上面是一篇用篆字所写的古文,仔细一看之下,原来是一篇带着忏悔性质的遗嘱,其内容如下:
“予受业明因子,怀不轨,背师为恶,师察,惧,弑师走,仅得艺之一二。入世竟无敌,霸于朝野,无敢违者,名家执弟子礼者,以百计。
予秘技自珍,无人得窥全貌,众恨,居海上行官时,合谋犯上,劫艺散,予遇害将死,终自省已亚心,无怨而悔。
恐遗祸,不安,乃作嘱,托后世君子,为予制之,以赎罪。
祈赴潇水之源,觅“龙潭隐阙”,于……”
字迹至此忽然中断,显见是生机已尽,无法终篇,但从文意上,仍旧可以推测得到,是希望得此遗嘱之人,能找到“龙潭隐阙”,把明因老人的绝学习全,始能制服那此一窃艺作恶的弟子。
罗天赐读完以后,不禁慨然叹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不到先师的叛徒,自己也死在门下弟子的手里,可是,这与徐老前辈所托的任务,又有甚么关系呢?”
不过,当他看完伏魔文昌写在衣襟上的血书以后,也就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皆原由了。
这封血书的内容,大意是说,他在海外一座孤岛险岩上,发现一座颓废多年的古堡,里面躺着无数骷髅,从那些骷髅的手中,都拿着兵器,与每具骷髅的要害上面,骨头折断的情形看来,显见在这座古堡里面,曾经发生过一次极为混乱的大博杀。伏魔文昌秉性仁厚,不忍见他们死后的遗骸,暴露在外,特地将它们收集起来,加以埋葬。
结果在古堡面临绝壁的一条走廊上,从一对拚得同归于尽的骷髅身下,发现一本篆字写的武功秘岌,封面上题着“明因散学”四字。
伏魔文昌之以号称文昌,自然是一个饱学之士,那还有认不得这些篆字的道理,将书打开一看,立即发现那里所记载的武功,深奥无比,以目前武林中的标准来衡旦里,几乎样样都是天下无敌的绝艺。
登时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哪知,正在全神翻阅的时候,突然被人从身后掩了过来,一手将书夺走,并且一掌将他劈落绝壁之下。
在那绝壁下面,是一座四面都找不到出路的死谷,在他跌下的位置,正好长满了很密的茅草,这才将命保住,但在没有戒备的情形,所挨的那一掌,却使得了重伤。绝壁高达千丈,以他受了伤的身体,自然无法爬得上去,因此,他不得不另找出路。
结果出路没有找到,却在一处覆岩的下面,发现了这位明因老人叛徒的遗体,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仍旧不忍见其骸骨暴露地面,动手将它就地掩埋。
当他把骸骨搬动的时候,终于又发现了这遗嘱,一读之下,恍然大悟,明白上面那座古堡的尸骸,一定是他的那些弟子,为争秘岌,互相残杀,结果闹了个同归于尽假如不是他发现了那本秘岌,恐怕这此一绝学,仍旧不会为人所知,这张遗嘱里面所托的事,自然无须去办了。
现在那本秘笞不但已经出世,并且落在一个背后偷袭的人手里,假如让他学成里面的武功,那还会不为害人群吗?
所谓劫由我起,就是没有这张遗嘱,我也不会放过此事,得这张遗嘱之后,自然更加义不容辞。
因此,当他在死谷之内,将内伤调养得已经有能力爬出那座死谷的时候,立即离开,朝着九疑山区出发,同时查访那天偷袭他的人,究竟是谁!
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访查出那位暗算他的人是谁,自己的行踪,早已落到对方的眼里。
当他从海外回来,登岸不久,即与幻形武曲手下一位号称亚鬼谷董武的重要人物相遇,因幻形武曲郎不韦的消息灵通,且同属侠道,不免向这位手下透露了一点消息,希望幻形武曲相助,帮他查出那位夺走秘岌的人。
没有想到这位亚鬼谷董武,就是那个夺走秘笞的人,所收买的耳目上见然在饮食之中,向他下毒。
总算他是一个老江湖了,很快就发现了不对,赶紧运功将毒逼住,亚鬼谷一见事败上立即暴露本来面目,干脆调集了许多人手,对他展开围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