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也撞起一个大包,全身被那反弹之力,弹回水中。
李玉琪落在原地,头上生痛,用手一摸,虽未破裂,却已肿起一块,不禁发火,不怪他自己用力过多,反怪那洞壁欺人。
不过这二次腾身,却不敢再施猛劲,而只缓缓用出二成真力,脚尖轻弹,一式“平步青云”冉冉纵起,及至超过凸出之处,目光到处,石壁一片光滑,心中一凉,怒火迳发,恨极了一掌劈出。
这一掌,李玉琪含恨施为,急切间虽仅施了五成真力,仍然是掌挟劲风,刚劲无比,掌风到处,石壁上“砰嗵嗵”一阵大响,石块纷分,壁间立即显出一个五尺见方的圆洞。
李玉琪一见大喜,也不管洞中情形如何,竟在空中,抖拳缩臂,腰缩再伸,空中变式,硬生生将下落之势煞住,作化“寒鸦归巢”如飞投入洞中。
那洞,是一条黑漆漆,深不见底的甬道,李玉琪不管三七二十一,顺路前奔,只觉得曲曲折折,愈前愈往下斜。
一口气奔进六七十丈,前面突现一丝碧光,走近一看,见从甬道顶上,垂挂着一支碧竹杖。
粗若小指,每节约长一寸,共有二十二节,第一节中央,前后各有一个佛面,眉目口鼻皆俱。
前后两口,有一小孔相通,竹杖晶莹可爱,似若碧玉雕成,入手冰凉,份量颇沉,最上一节孔内,穿过一根碧丝蛟筋,上打一结,正好套在腕上,下余尚有两尺多长,反执可作鞭用。
李玉琪觉得很是好玩,执在手中,继续前行。
李玉琪又走了二十多丈,转了好几道弯,前方已透来光线。
他以为脱困在即,心中大喜,霎时将近地头,却见甬道出口被一个巨大蛛网封住。
那蛛网好粗,一根根像魔绳一样,煞白透亮,闪泛银光,李玉琪手中竹杖一撩,“嘶嘶”数声轻响,若水珠弹在火上,转眼之间,便被撩了一个大洞,李玉琪还想再撩,“嘶”
的一声刺耳大响,那蛛网竟如同剥丝一般,化成一条银线,向外投去,瞬息工夫,消失得一根不剩。
李玉琪心知,外面必有毒物,不敢大意,右手碧竹杖一举,护住头胸,慢慢踱到甬道尽头,上下一看,不禁暗叫:“苦也!”
原来这甬道,并非通至山外,更非出口,却是到了一座深窟窿之中,那深洞形似深井,上望壁立二百多文,上锐下丰,窟窿口内缩,只有五尺方圆,映着窟窿外日光,似也被巨大蛛网封住,窟窿中石壁坚硬光滑,寸草不主,色作赤红,用手一摸附近岩石,触手冰凉。
若想上去,任你“壁虎功”“游龙术”练达绝顶,也不能一气游升至顶,这焉能不令李玉琪叫苦。
再自立身处下望,下方二十丈处,有一块十数亩大小的平地,平地中央,拱起十丈方圆,一座五彩缤纷的玉质小山,映着窟窿口射入一圈光线,幻出各色彩霞,五光十色,照得那整块平地,甚是明亮,平地上靠近小山的周围,五丈以内,奇花异树,繁茂异常。
三丈以外,积满了厚厚的冰雪,冰雪上虽也散落着几株苍树异树,两相对照,却是大相异趣。
李玉琪暗暗称奇,心想:“反正不能出去,不如下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这等神奇,或许能发现出路,也未可知!”
李玉琪这一决定,立即施出壁虎功,将那碧杖含在口中,双臂翼张,头下足上,向下射去。
离地一丈,陡地两臂疾收,挫腰蜷腿,空中一翻,变成头上足下,轻飘飘落在雪地上。
李玉琪身子刚刚着地,蓦闻一声刺耳“嘶”鸣,一根银丝疾射而到,李玉琪听了一跳,一闪身,右臂起,一招“雾锁云封”碧竹幻起一片霞光,将身护住,那银丝又“嘶”的一声,收了回去。
李玉琪呆了半响,不见动静,才大着胆子,一步一步地向玉山移近,同时一边打量四周。
四周平地,足足有十五亩大小,正中央涌起一座晶莹玉山,高有五丈,周围五丈以内,气候温暖如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司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