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朱、苏两人将势于放得更慢了些,却谁也不想开口说详,迳自考虑着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势。
今后的情势,将如何发展呢?
玉哥哥到底如何了呢?
一连串的疑虑,纠结在她俩的心田,使人整理不出不头绪来。
唉,这大概是天意吧!
不是嘛,上天总不愿人间太过于圆满的。
严冬的夜晚是冰冷的,虽然天色己近微明,那惯于起早的农人却多半仍在蟋伏在床上,恋恋于被中的温暖,而不肯起身!
北风呼啸疾紧,彤云密集阴沉,除去“哗哗”的枯支,在风中作响外,连狗叫、鸡啼都少得可怜。
“老子山”一带,洪泽湖冰封己久,湖里根本找不出一艘渔舟。有的仅是偶尔被风吹落的枯叶,在薄冰上滑行,或偶尔有一两颗较大的碎石被狂风吹落在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暂将薄冰破裂一方洞,但片刻之后,那小洞复又被寒冷的空气封冻了起来。
原野是那么寂静,大地上的一切,似皆被寒冰所封凝,像是任谁也不愿行动了似的。
只有那湖面上正在滑行的两上黑点。
那不是枯叶,也非是小石块,乃是两不女人的身影!
那两不女人,多俊的轻功啊,竟敢在薄冰上行走,不,那不是走,那简直是飞,是贴掠冰面疾飞。
在劲疾的寒风里,衣袂裙带,飘飘后掠,突起突落。
也不过眨眼工夫,那两个女人,便己飞越过广阔的湖面,逞落在洪泽湖岸边老于山的山麓之下。
“老子山”并不甚高,占地亦不甚广阔。
只是峻峰挺拔,山势陡起,看上去险峻吓人,那“秃头老了”便利用这大险地势,在山中安窑立寨。
那两不人影,一落到山麓下,立即隐身于枯树的暗影里,向山上打量。
藕着拂晓的微光,那两人虽隐身暗影之中,仍不难看出,两人的衣着,一紫一青,闪泛着光华,同样的秀发如云,艳丽绝世。
只是,她俩却不快乐,满脸的愁思,集结眉梢,沉重的心事,将她俩压迫得似乎有点儿窒息。
为什么呢?这两人朱王玲、苏玉玑吗?
是的,这正是朱玉玲、苏玉玑一双玉娇娘!
她俩自从三日之前,李玉琪忽然失踪之后,便不曾欢笑过一声。
今夜,在“临淮头”客栈之中,无意间破获了那家黑店,得知“玉哥哥”确被“忘忧木”熏晕过去,越来这老子山,秃头老子之处。
她俩虽被“玉哥哥”神功榜,并无性命之忧,却也担心会被那秃头老子送往“幕阜”。
同时,那忘忧木若确如灵鸟人哥雪儿所言,具有遗忘往事之功效,使李玉琪忘记了她俩与过去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故此,两人一获此讯,立即连夜上路,往这老子山奔来。
由临淮头至老了山,笔直越湖而行,不过是百多理,但如走旱道乘马,则必须绕经“鲍集”“潘村”“蓝县”至“里津”斩折往东,过“肝贻’”等地,方能到达,这一程少说点,却也有三四百里。
两人跨下两匹龙驹,“望月”“盖雪”脚程虽然奇速,无奈神猱“红儿”所乘健马,却是追赶不上,若不等它,则怕“红儿”走失,若是等它,则在时间上耽搁太久了。
故此,当两人抵达“仁和”之时,天色也不过刚过四更,一商量,决定让“红儿”带着三马沿湖绕行。
两人则在此“仁和”前方洪泽湖岸边,越湖而过,逞趋老子山。
自“仁和”至对崖老子山,湖面窄长,最窄处也不过二十余里,湖上冰冻虽薄,两人轻功此时皆己达“蹈空飞渡”之境,自然不虑有失。
因此,两人吩咐雪儿在空中指示方向,嘱红儿沿湖自去,逞自展开乘轻功在冰上飞驰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司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