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生相俊俏。”这是荆铁山唯一想的到的优点。别看荆家家大业大,连穷人家都不愿攀这门亲事,荆天云想到自己以前荒唐的岁月,有时真是感到无地自容。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荆天云不想再让任何爱他的人伤心。其实当时富有人家三妻四妾本属常事,但是未知的后果让他裹足不前。先到外祖父家吧!荆天云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日就到了曲阜。
韩家大门朱漆黯淡,叩环铜绿孳长。石梯藓苔满布,枯黄落叶门前飞舞。这样的凄凉景象,荆天云面有忧色站在门前,心中一阵踌躇,万一事情有什么不测,那父母亲大人岂不是抱憾终身,荆天云考虑再三,还是怯立门前,右手横在半空中迟迟无法叩门。
忽然大门呀的一声缓缓打开,荆天云心头一惊往旁一闪,只见一名年约三十多岁的仆人拿着锄头走了出来。门又轻轻关上,那人往浓密的林子走去,荆天云心念一动,“那个方向是不是父亲所说的,奶奶长眠之所。”他好奇心起,想到反正自己无法下定决心,索性蹑手蹑脚的跟在那人后面一探究竟。
那人穿过荆藤杂草丛生的小道,举步维艰的往前劈藤除草。林子里晦暗阴乾,腐草和死去动物的臭味刺鼻难闻,但是那人仍奋力的前行。丝毫不以为苦。
好不容易出了林子,前方的景象过真如荆铁山所形容的一样,只是芒草长高了,树木的枝叶繁衍生长,像一把把巨大的伞一般,遮住当头的阳光。荆天云举目望去,一片碧绿,完全看不到祖母的墓碑。
那人往上走了几步,忽然举起锄头往下开始铲除杂草。荆天云再无怀疑,恭敬的开口道:“请问大叔,您是不是戚平叔叔?”
那人没料到后方会有人,此时忽然间听见声响,他急忙将锄头举在胸前,身子迅速兜了过来。
那人见到荆天云的脸,露出诧异的神情,继而一副似曾相识的语气道:“敢问公子可是姓荆。”
荆天云看他问话的样子,心想他一定是戚平没错,于是咧嘴一笑,道:“我爹是荆铁山,晚辈叫荆天云。我爹曾提起戚叔叔,这些年多亏叔叔照顾我奶奶的故居,我爹要晚辈谢谢戚叔叔。”
那人正是戚平。他在荆铁山离去后,每两个月都会来一次整理荆大娘的墓园。荆铁山每年都会回来祭坟,但是韩云娘身子状况不是很好,禁不起长途跋涉,而且荆铁山也怕她触景伤情,于是每年都编藉口回乡。
戚平表情一松,笑逐颜开的道:“你长这么大了,容貌和大小姐好像,想来我也已经六七年没见过你了。”
荆天云听他的口气好像见过自己,他疑惑的摸了摸后颈,奇道:“戚叔叔见过我啊?我怎么没印象。”
戚平放下手中的锄头,上前紧紧握住荆天云的手,激动的道:“你小时候来过好几次,不过每次来都蹦蹦跳跳的没一时安定,大怪对我印象不深吧!”
荆天云想起以前总是看人低下,不可一世,虽然糊涂事做太多没印象,不过当时态度上一定得罪过戚平。
荆天云心中惭愧,虽然戚平不提往事,想必是戚平看在父亲面子不予计较,荆天云于是深深一揖,歉然道:“晚辈年少无知,若有罪叔叔的地方,还请叔叔原谅。”
戚平赶紧摇摇手道:“不不,你千万别这么说,折煞我了。铁山哥和我情同手足,更何况小时候的事怎能当真呢。说真格的,铁山哥这次怎么没有一起来?”
荆天云将经过简述给戚平听。戚平听了以后面有忧色,喟然一声,道:“老爷子这些年虽然知道小姐过得很好,可是生不能相见,日子过的可真苦。不过此时能化解仇怨,为时不晚。只是老爷子身子骨不好,一年前移居京城求医,尚不知何时能回来。你最好亲自去一趟京城,老爷子见了你一定高兴万分,说不定因此不药而愈。”
风吹草偃之间,斑白风化的石碑露了出来。荆天云心中感伤,语带悲泣的道:“戚叔叔,等我将奶奶的墓园整理好,即刻动身前往洛阳。”
戚平脸上无限沧桑,语气落寞的道:“时间过的好快,荆大娘若是知道有个这样懂事的孙子,她老人家泉下有知,一定也感到欣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令狐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