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已得知,张真人有三大爱好,美女、名马古琴。
瞧这架琴漆色斑驳,年代已久,必是一架古琴了。
如果以前向宝宝问琴,宝宝可是一问三不知,但自从那天听了花解语和唐情的对答,对琴已是知道一些。
宝宝的记忆力本就绝好,那一天虽只是匆促一听,也记得了十之七八了。
细细去看那架琴,想来四大名琴张真人必然珍藏,这架琴随便地放在亭上,虽定是好琴,但绝不会是四大名琴之一。
于是道:“这架琴比不得焦尾枯枫,不过这鹤山凤尾还配得整齐,龙池雁足高下相宜,继纹似牛旌,算是好琴了。”
用手拨动琴弦,装模作样地听了,道:“这音韵嘛,倒是清越得很。”
一副煞有其事,十足内行的样子。
小婉自是不懂,宝宝心中也是惴惴的,不知说得对不对。
张真人却一脸惊讶之色,道:“难得,难得,能品出这么些来,真是不易了。”
这样看来,宝宝真还蒙对了。
原来这“鹤山”、“凤尾”、“龙池”、“雁足”,都是古琴几个部位的专名,宝宝记忆奇佳,居然听一遍就记得了。
张真人微笑道:“伊小侠年纪小小,就有这般见识,可喜可贺,却不知能为我抚一曲否?”
一说到真的抚琴,宝宝可傻了眼,不过还是有应对的,他道:“所谓‘古调虽自受,令人不多弹’,琴声最是凄切悲凉不过,家人怕我走火入魔,所以不让我学琴。”
张真人连叹“可惜”,道:“以小侠之聪慧,他日学琴,必为国手。”
宝宝忽地心念一动,道:“我虽不会,我有一个朋友,却弹得一手好琴,他也一直想投效张真人的。”
张真人道:“是谁?”
宝宝道:“‘多情公子’唐情。”
张真人怔住,道:“四川唐家的人,怎会投效我?”
宝宝道:“唐情在唐家倍受唐谅等人的压迫,一直出不了头,他所以寄情于琴上,想效昔日伯牙而遇子期。”
张真人半信半疑,道:“他真的愿意投效我?”
宝宝道:“汤小石正在试验他的忠心,问问他就知道了。”
张真人面露喜色,道:“如果真的连唐家的人都投效于我,他日之江湖,还能是谁的天下。”
宝宝心中冷冷地道:“好狂妄,死到临头还不自知。”
张真人道:“那‘多情公子’唐情真的能拨一手好琴?”
宝宝道:“既称‘多情公子’,举凡琴棋书画,当然样样精通的,到时候,试试他就知道了。”
张真人点头微笑,对宝宝,又有了三分喜爱。
小小年纪,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有章有据,更难得知识渊博,可谓奇才了。
这时,一个人从院门走了进来,正是汤小石。
汤小石走到张真人面前,见多了一位面皮黝黑的人,心中不觉一怔。
细细一看,更加震惊,虽然面目全非,但目中精灵古怪的光芒,除了秦宝宝,还会有谁?
张真人道:“汤小石,你有什么事情吗?”
汤小石按捺狂跳的心,道:“小徒近日来策反了‘多情公子’唐情,经过考验,证明他的确有心投效的。”
张真人捻须微笑道:“这件事,我已知道了。”
汤小石先是惊恐万分,莫非张真人知道了自己的阴谋?
又一看宝宝洋洋自得的样子,这才明白过来。
这样也好,秦宝宝和唐情有交情,不会说他坏话,看样子,这小鬼头不知怎的,竟和张真人攀上关系,真是神通广大。
宝宝道:“汤先生,我‘小太爷’伊激来了多日,怎么不让我有用武之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祁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