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玉堂见多识广,自然不肯中计,避过方长虹的右手掌风,制敌机先,扬掌直取方长虹左腰志堂穴。
这一来,方长虹顾不得舒左臂反打,微一扭腰,左掌直下。猛觉背后一股劲风袭到,知道诸葛玉堂的太极阴阳掌已开始发挥威力,赶紧一垫左足,横飘数尺,方始躲过此厄。
再看诸葛玉堂,面含微笑,气定神闲,连拆数招,脚下寸步不动,不由得暗下佩服。
方长虹心内在想,手下却也不慢,重行进步发招,紧守慢攻.极其谨慎。
诸葛玉堂自不敢大意,施展捧、履、挤、按、采、列、肘、告八法,见招拆招,但见淡月微星之下,劲风呼呼,轻影流转,打得难解难分。
这样三五十招过后,旁观的“金川双魔”,喜上眉梢,景尚义却暗暗着急,皆因青城嫡派的功夫,累以善守耐攻见长,方长虹又正当年轻力壮,诸葛大侠纵然武功精湛,“太极阴阳掌”又是借力打力的上乘功夫,但毕竟上了年纪,耗时太久。终非吃亏不可。
方长虹亦是如此想法,他一上来就已领教了诸葛大侠的绝技,心知猛攻偷袭,一无用处,安心以正、反、奇、偶三十六招—百零八式“先天玄都掌”,与这位关中人杰,武林高手的老前辈,周旋到底。故而平矜去躁,真力内蕴,反觉得招式精沌,不知不觉中又长进好多功夫。
这时方长时的“先天玄都掌”已打到第三套,三十六招三十六式,招数简单,可是奇中寓奇,乃是“先天玄都掌”法的精华所寄,依青城规矩,如这一套掌法仍不能屈敌取胜,便得俯首服输,回山重新练功。
如是连过十招,诸葛玉堂毫无败象,方长虹一想到不胜便须服输,回山重新练功的规矩,禁不住心头烦躁,咬一咬牙,左掌虚推,右掌运足真力,朝诸葛玉堂当胸打。
这一招“六了开山”,是“先天玄都掌”中夺命三招之一,诸葛玉堂见来势太猛,不愿以“云手”便拆,扬双掌“手挥琵琶”,侧身卸脱。
方长虹见一掌落空,立即收回真力,左掌趁势往后反圈,直捉诸葛玉堂右腕,这一招是虚势,只待对方起左掌反击,成为上实下虚之时,便拔起身形,以双足猛踢对方腹部,本人却借一蹋之势,远远飘开,胜负之局,便可大定。
诸葛玉堂身躯一转,疾如闪电,明明是侧势的“手挥琵琶”,忽然变为正面的“海底捞针”,紧封下盘,跟着掌随身走,斜穿方长虹身后,左掌反挥,一股劲风,向他肋下拂去。
方长虹临危不乱,自腰以上,往后一仰,施展“铁板桥”的功夫还自不算,更怕诸葛玉堂趁势进袭,左足微一使劲,往后倒窜丈许.双手着地,一按一捧,轻巧巧站了起来,姿态美妙轻灵已极。
甫一站定,就听见诸葛玉堂道:“不愧名门嫡派,好俊的轻功!”
那声音又轻又细,但送入耳鼓,字字清晰,方长虹知道内家功夫练到登峰造极以后,才会有此“传音入密”的神通,正在惊愕之间,又听诸葛玉堂说道:“方老弟台试一极点衣衫,看看有何异状?”
方长虹伸手摸摸身上,并无发现不妥,以为诸葛玉堂故意戏弄,微微不悦,凝一凝神,重又欺身上步,发掌进招。
诸葛玉堂袍袖一展,交肩斜错,方长虹忽然发现手中多了一样极轻极软的东西,细一分辨,却是一小块绸子。
转身伸掌一看,可不是一小块黑色绸子,赶紧一摸衣摆,果不其然,是诸葛玉堂不知何时以双指作剪,生生剪下了这一角绸子,也算在他身上留了记号。
方长虹偷眼观看旁观的“金川双魔”和景尚义,对这顷刻之间,已判高下的情形,似乎浑然不觉,他这才完全明白,诸葛大侠不但手下留情,而且有心保全青城的面子,这等用心,何其仁厚侠义?
这一想,方长虹立即跳开数尺,整一整衣衫,朗朗说道:“诸葛前辈,名不虚传,今日之会,方长虹刻骨铭心,没齿不忘。”
“金川双魔”听得此话,疑惑之中暗暗心喜,原来这双魔误会诸葛玉堂下了什么绝情毒手,方长虹身受伤创,故而说出这两句门面话来,如果青城派因此与诸葛玉堂结下梁子,明明有利于己,是以暗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