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洞里的那批丰富藏书,也差不多给他看了十之八九了,最初在工艺房里看到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工具,也能拿来实际运用了。
因此,他的学识不但渊博,而且不光只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理论哲学。
龙首崖的命名,除了是因为它上面崖石的形状,远眺过去,宛如一颗高昂向天的龙首外,最主要的是,在龙首崖下确实有人曾发现苍龙在此出没。
龙在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被视为吉祥,至高无上的代表。
例如,古时帝王的身体不舒服叫做龙体欠安,所穿的衣服叫龙袍等,反正和皇帝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得加上一个龙字。
不仅如此,我们老祖先还自称是龙的传人呢!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龙它的头像骆驼,角像鹿,有分枝,腿像兔,耳像牛,体长像蛇。
肚子像蜃,有鲤鱼般的横鳞片,四肢像鹰,弯成钩状,每肢五爪;脚掌像虎,当中有肉。
鼻旁有两条长的肉须,头后有长毛,下颚有一颗明珠。
它不但能升天入云,而且还能入水分波。
龙生九子,长相各异,不但没有一个长得像龙,而且它们的脾气和爱好也各走极端。
老大叫“赑屃”,是一种大鳌,因为它力气大,能驮很重很重的东西,所以古人将它的形状雕刻在各处的石碑下。
老二叫“螭”,喜欢东张西望,所以古人将它的形状,雕塑在屋脊上面,亦就是装饰在屋顶上的兽头。
老三叫“浦牢”,喜欢大吼大叫,所以古人铸钟,就以它的形状,铸成钟钮,来象征钟声的嘹亮。
老四叫“狴犴”,长相威猛,具有无比威力,万物见之莫不了从,所以古人就把它的形状,给雕塑在狱门的上面。
老五叫“饕餮”,是个贪吃鬼,所以古人把它的尊容铸在饮酒的樽和煮东西的铜鼎上,警告人们吃东西时要有节制。
老大叫“”,最喜欢弄水,整天泡在水里,但是却不喜欢别的弄水的东西,如果附近没有蛰蚊一类引发洪水的怪物的话,它就是一个祸害。
如果有那一些引发洪水的怪物存在,即使是把自己的同类,也要尽量加以补杀,阻止它们弄水,由于它的尾巴细长,又和钢筋一样的坚韧,那些引发洪水的凶蚊,差不多没有一种是它的对手。
所以只要远远的看到它出现,不立即隐避,因此古人在造桥时,都喜欢把它的形状,刻在桥柱子上,用来镇压水患。
老七叫“睚眦”,生性凶残好杀,在它出现的地方,百里之内,不会再有生物存在,有很多的对环,剑扣上面,都雕了这个东西。
老八叫“狻猊”,猊喜欢烟火,各地神殿庙宇所用的香炉,三条腿的兽形图案,就是此物的样子。
老九叫“椒图”,长相像个螺狮,总爱把自己关闭起来,所以古人把他们做为门上的装饰,提醒人们要小心门户。
原来归元生早在开辟洞府之初,就已经知道了洞府前这个深潭,就是古代的一个龙窟。
他曾经深入泉眼观察过,这枚龙卵恰好卡在泉眼里面的小洞洞口,无法出来。
因此,他随即离开泉眼回到洞府之内,虔心推算一下,知道日后自有来人将其收拾,是以并未放在心上。
也许命中注定,柳一鸣要先除掉深潭中的苍龙变种,才回到家中。
这一天,柳一鸣和往日一样,和大黄前往深潭戏水,一人一犬虽发现潭水里面的那个漩祸,与往常不大相同,回旋的速度,也似乎比起往日要急速得多了。
柳一鸣最初并毫不以为意的跳进水里,这一入到水里,顿时发现潭底有一股巨大的吸力,向他身上卷来。
他经过五年的修练,早已不怕那股吸力.不过也不敢大意的掉以轻心,立即将“万化神功”发了出来,在体外三尺处,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圆形气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司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