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步云忍不住要问:“有多久?”
华铭已经露出苦笑说道:“四十多年以前,在太湖之滨,住着几十家,过着渔樵耕读神仙般的生活。在这几十户人家当中,有两户是毗邻而居,可以说是通家之好。这两户人家各有一个小男孩,年纪相差不多,是童年伙伴。”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摇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日子一直如此过下去,那倒也很好,但是,那就没有今天的故事了。”
龙步云一直是很用心地静静地听着。
华铭不知道是在搜寻记忆,或者是气力不继,他说了几句,以停顿下来,喘喘气,又接着说下去。
他闭上眼睛,缓缓接着说下去:“日子像流水般地淌下去,有一年冬天,这两个男孩都已经十二三岁了。那年冬天大雪下得特别早,湖畔少说也有好几尺深的积雪。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小乌篷船,冒着风雪,十分危险地,从边缘结有薄冰的湖上,划到了湖边,一家三口,外带一个驾舟的老家人,饥寒交迫……”
龙步云急着说道:“这种濒临绝境的时候,应该伸以援手啊!”
华铭微笑说道:“步云!很好!我真高兴你有这样的心肠。
不过,我也可以告诉你,这两家人家也都和你一样,古道热肠,及时援助这一家人。”
他喘了口气,刚睁开的眼睛,又闭上了。“这两家人家收拾好两间草屋,送来米炭、菜肴,让这一家四口,就这么安顿下来。”
龙步云问道:“这家人到了雪停天晴以后呢?”
华铭说道:“那已经是到了岁尽冬残,急景凋年的时刻了,说什么也不能在这时候让人上路。”
他喘了口气,睁开眼睛。
“后来才知道,这一家三口,外带一名老家人,原来是在朝中为官的世家,因为看不惯当朝的满汉不平,汉人屡遭文字狱,在朝为官,真正的伴君如伴虎。所以,告老辞官,本来是要归故里的,没想到风雪阻住行程,几乎送掉性命,多亏这两家救援。……”
龙步云叹道:“原来是一位风骨峥然的清官。”
华铭说道:“对!好人到处都受欢迎。这两家都极力挽留这家人留下来,在太湖之畔,享受湖光山色,吟风啸月,与世无争,岂不是很好!”
龙步云问道:“结果这家人留下来了?”
华铭说道:“虽然不是故乡,但是这里的人情浓郁,又是如此投契,纵然是回到了故乡,是不是能够有这样好邻居?俗话说:千金难买好邻居!”
他喘了口气,又缓缓闭上眼睛。
“更何况这里不仅有湖光,更有山色迷人,太湖周围八百里,其中七十二峰,处处风景迷人,那里去找这样的居处?”
龙步云说道:“结果这户人家果然留下来了!”
华铭说道:“对!你很关心这件事,你已经说了两遍了。”
龙步云说道:“铭叔!我觉得这个故事很美,人情味很浓,如果这户人家不留下来,那就有些杀风景了。所以,我盼望他们留下来。”
华铭微微一笑,但是笑容立即消失,代之以黯然的神情。
稍稍停了一下,华铭又才继续说道:“于是鸠工造屋,就在原来的地方,就盖了几间草屋,这户人家就在太湖之畔落户了。”
龙步云听了半天,这故事还能说下去吗?华铭闭着眼睛说道:“三家成了通家之好。更重要的是三家的孩子也成了青梅竹马的玩伴。”
龙步云一听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从青梅竹马四个字看来,新来的这一家原来有一位小姑娘,是吗?华铭叔?”
华铭闭着眼睛点点头说道:“故事应该是从这里开始。”
他停顿了半晌,是在回忆,还是说不下去?良久,他才又说道:“三个年幼的孩子,原来两个男孩,后来加上一个女孩,三小无猜,十分融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