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蛟儿心里说:我才不怕辛苦,我最怕去向人讨饭吃,那不丑死人了?但他不敢也不愿说出来。不敢,是怕得罪了徐神仙和小琴,不愿,他不想去麻烦别人和低声下气地去求别人,有什么事,自己咬咬牙不捱过去了?所以他只是说:”“我只是担心自己傻,学不了。”
徐神仙笑嘻嘻地说:“小兄弟,凡是自认为傻的人,他便不是傻的了。”
小蛟儿一下不出声了。小琴又说:“兄弟,你先回到船上收拾一下你的行装,我还有些话跟徐神仙说的。”
小蛟儿一听,心情顿时又沉重起来,看来小琴姐姐又是跟这老和尚说自己父母的事了,要这老和尚别传自己武功。小蛟儿每每想起怪影和小琴在岩洞里谈话,自己一颗心像针扎一般的痛,总感到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在人面前伸不直腰,抬不起头来。可见出身成份论,对一个出身不好的人来说,是如何一个重大的打击,尤其是对一个刚懂事的孩子来说,在心灵上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一个人不看他的品质,不看他的表现,只看他的出身不好,歧视,防范,不信任,往往会逼得出身不好的人走上两个极端:一个是逆来顺受,变成了一个唯命是从的奴才,埋没了他的才华一面,或者变成一个玩世不恭,什么事也不关心的人,只求洁身自保;另一个是性格内向,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甚至会走上极端对抗的道路上去。他本人不想这样,但社会环境却将他逼上了这条道路上去。反过来说,就是对出身好的人,也会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甚至为非作歹也不在乎;一个是只认为自己出身好,用不着勤学苦练,自然会受到敬重和偏爱,结果变成庸庸无能的小人。试看历史的每一个朝代,凡是违法乱纪,贪污腐化,豪夺巧取,强奸妇女,杀人放火的,往往都是当时社会认为出身极好的人。而往注出身不好的人,却不敢这样做,他们只能逆来顺受,忍声吞气,本本份份地做人。
再说小蛟儿听了小琴这么说,他心情难受地应了一声说:“姐姐,我去收拾啦!”
“兄弟,我包袱中有些金叶子和银两,你带上一些,也好在路上用。”
“好的,姐姐。”
小蛟儿一走,小琴问:“徐神仙,你看,我给你推荐这个徒弟好不好?”
“不错,极好。不过,这孩子似乎有什么心事横在心上似的。”
“徐神仙,你知不知他是何人的孩子?”
“哦!?他是谁的孩子?”
“他是过去所谓湖南大侠马清和俏夜叉所生的儿子。”
徐神仙一听愕然了:“是他们的孩子?”
“是呀。”
徐神仙不由睁大眼睛望着小琴:“真的!?”
“噢!徐神仙,你以为我骗你吗?”
徐神仙一向知道小琴,从小就是一个老实的姑娘,不会故意哄骗自己的,不由连连说,“可惜,可惜!”
“徐神仙,你可惜什么呀!?”
“一个根基这么好的孩子,怎么是他们的孩子?”
“徐神仙,这就是我要和你说的,你只能传这孩子医术,不能传他武功。”
徐神仙为难了,说:“小丫头,你大概还不知道吧?老衲的医术精湛之处,就是在内功的基础上,没有深厚的内功,就学不了老衲的医术,只能学些医治伤风感冒、接肢驳骨等小病小伤。”
“你就教他医治伤风感冒,接肢驳骨好了。”
“那不糟踏了这良质美玉般的人才?要是这样,他何必拜老衲为师?你叫他随便拜一个郎中学医不好?”
“徐神仙,你想怎么教他?你要是教会了他武功,他将来与武林人士为敌起来,你怎么办?到那时,你再废除他的武功恐怕迟了。”
徐神仙不出声了,他搔搔自己的光脑袋想了半晌后才说:“这样吧,我先在三年内不传他武功,只教他医术。要是在这三年内,老衲看出他心术不正,就打发他离开我好不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戊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