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一奇(16)

2025-10-09 评论


    回首左侧,贴身一拔而起擎天一柱的尖峰,想来就是日观峰。但是,要寻得那位高人,将在何处?眼前峭壁悬岩,猿猴发愁的险境,果然有人会长年生活此间,而且还是患有风湿恶症在身的人,难道他是餐风饮月不成?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但是,此刻的祁灵已经断然相信宇内之大,有无数的事物,不是自己所读书本所能了解于万一。虎丘古塔的奇迹,冷泉岩的遭遇,已经再次说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今吟哦书斋之中,何曾想到果有挺身一跃远达数丈的事?所以,尽管面对着日观峰下悬岩天生峭壁自成的险境,他相信那位疯瘫了双腿患风湿病的高人,定然择居其间。

    祁灵仗着身上有足够半月的干粮,山中泉水处处,急它怎地?且自坐下来,打量眼前的地形,他想着,有人住的地方,即使不是竹篱茅舍而是凿石穴居,也会看出痕迹的。

    正是祁灵刚一坐下,四下打量的时候,忽然隐隐约约有人吟哦,说他是隐隐约约,却又听得清清楚楚,只不过是声音细微,却是字字入耳。

    那是一首诗,是当年诸葛亮隐居卧龙岗,春睡草堂,醒时随口吟哦的一首五言绝句。不过其中稍改了数字: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穴居冬睡足,

    洞外日迟迟。”

    祁灵一听当时心里一动。日观峰前,除了闲云老和尚所说的那位高人隐居此间之外,断无他人。这首诗自然是他吟哦的了。而且诗中自称“穴居”,一定是住某一个石壑山洞之中,可惜祁灵当时只凝神倾听这时的内容,却没有留神这吟诗的声音,是来自何处。

    祁灵那里还敢坐下来休憩?好在仗着自己够得上“身轻足健”四个字,便足踏石缝,手掀丛草,像一个游墙而行的壁虎,蠕蠕移动于峭壁之上。

    此时祁灵心无旁鹜,一心只在寻找一个足可容人的石洞,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一往直前,毫无畏缩,其实他要是俯首下看,真令人有“不堪回首”之慨。

    常言道是吾心信其可行,则虽移山倒海之难,亦如反掌折枝之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祁灵此时之写照。

    祁灵原意移动越过这一段峭壁断岩,再向那边寻找,正是他移动到峭壁之半,忽然又听到咏哦之声:

    “因病得闲殊不恶,

    此生但留日观峰。”

    这两句七言诗,祁灵听得真切,那正是来自头顶不远的地方。

    祁灵此时大喜,仰起头来留神一看,果然,相距头顶不远五尺的地方,峭壁当中,有一个横宽不到一尺的洞口。

    祁灵再也不去思索在这样光秃秃的悬岩之上,人如何进去的?又如何生活的问题,脱口朗声仰头叫道:“上禀洞中老前辈,弟子祁灵……”

    正说到祁灵两个字,突然,“哗”地一声,从洞里泼下一盆冷水。这盆冷水其寒如冰,时为残冬腊尽之际,泰山日观峰,几到滴水成冰的天气,这一盆冷水,迎头浇下,而且劲道奇大,像是千斤压顶,别说祁灵是站在峭壁隙缝之上。就是站在平地,也要应水而颓然倒地。

    当时这一盆冷水泼到祁灵身上,祁灵只觉得满头一嗡,神智顿时昏迷,脚下一滑,手中一松,身形就像陨星落石,急速下坠。

    峭壁之下,自是怪石重叠,下达数寻,祁灵只要一触地面,立即就要碎骨粉身。

    可是,就在祁灵身形失足下坠的时候,从石洞中“唰”地一声,飞出一根细绳,绳子头上,系着一个挠钩,比祁灵下落的身形还要快,只在空中一闪,不知怎地一曲一抖,竞把祁灵拦腰一把拴住,“崩”地一声,本是陨星下落的祁灵,此刻却像荡秋千样的,吊在峭壁的半空中。

    祁灵被冷水迎头一击,本是昏迷过去,此刻绳索一顿之际,人又清醒过来,水淋在身上,已经结成冰片,而且还有一股酸臭的气味,闻之欲呕。再加上悬空吊在那里,不停的摆动,时而碰上石壁,撞得浑身疼痛,吊住自己的那根绳子往来在岩石上磨擦,吱吱作响,看来随时都有磨断的趋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